城市美學新態度
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7月31日,舉辦「滄海遺珠 徐寶琳遺作展」,讓這位戰後重要畫家被埋沒近30年的作品,得以為世人欣賞。
徐寶琳其人
徐寶琳是二戰後第一批公費留學的畫家之一, 1932年出生於瀋陽。國共內戰時他與家人失散,遭逢人生第一個變故,1946年隨叔父遷至北平,就讀匯文中學;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同年徐寶琳與胞姊來台,並就讀台北建國中學。
1952年徐寶琳以第一志願錄取省立師範學院(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54年更考取西班牙政府提供的公費留學獎學金,1956年正式進入聖費南度皇家藝術學院就讀,1959年畢業。
畢業同年,徐寶琳在馬德里的瑪加隆畫廊舉行首次油畫個展,嶄露頭角。翌年於同一家畫廊再度舉辦個展,開始受到收藏家注意,並前往法國巴黎寫生;1961年前往美國紐約等地寫生,並將作品寄給瑪加隆畫廊代售。
正當徐寶琳和瑪加隆畫廊建立良好合作關係之際,不料畫廊主人驟然離世,對他形成人生第二次打擊。人在紐約、頓失依靠的徐寶琳設法謀生,以攝影工作糊口,並將交狺多年的師院同學袁繼生接到紐約,兩人1963年結婚。1968年獲母校省立師範學院美術系聘用,返台任教。
返台後的安定讓徐寶琳進入另一個迸發期,1976年在台灣省立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個展,1979年在台南市社教活動中心舉辦個展。任教近20年間,徐寶琳創作足跡遍布全台,台北、南投、高雄和澎湖都是常見主題。此外,徐寶琳於1973年出版《嵌畫》一書,可說是台灣第一本研究馬賽克的學術專書。
1987年6月,正當徐寶琳為女兒準備赴歐攻讀音樂、舉家順道再訪西班牙之際,徐寶琳驟逝台北,留下措手不及而傷心欲絕的妻女,而他的作品也因缺乏經濟後盾,只能勉強保存,以致部分畫作出現劣化情形,亟待有心人伸出援手。
徐寶琳的創作 四大重點時期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研究生陳雯婷,於今年完成的碩士論文《滄海遺珠:徐寶琳油畫作品修護與研究》中,系統化地分析徐寶琳的畫作時期與特色。
根據此論文,徐寶琳的作品大約分為四個時期:一、顛沛流離的童年時期(1932-1955),二、西班牙留學時期(1955-1960),三、紐約與巴黎寫生時期(1960-1967),四、返台任教時期(1968-1987)。
而根據徐寶琳留下的作品,媒材多寡依序為油畫、炭筆畫、瓷版畫和素描;以題材來看,起初是人物畫和靜物畫,後來多為風景畫。尤其是徐寶琳留學西班牙,曾走訪紐約與巴黎,返台後亦走遍各地,以風景畫為脈絡來觀看他的創作歷程,可說相當適合。
西班牙留學時期的風景畫多為馬德里街景,以建築為主,少有人物;構圖寬闊,色調偏冷,畫作顯得荒涼孤寂,或許反映他幼年流離失所的心情寫照。
到了紐約與巴黎寫生時期,構圖仍延續西班牙時期,去除人車只留建物,平添滄桑之感。
返台任教時期可說是徐寶琳風景畫的顛峰,此一時期的風景畫雖然仍以建築物為主,不過主題、構圖和視角已有新的特色。1975年開始他創作一系列的工廠主題,1982年開始城市鋼筋建築主題;時值1970年代台灣開始十大建設,曾於海 外留學的徐寶琳或許嗅到台灣即將產生重大變化,用擅長的繪畫為這片土地留下紀錄。
放諸同時期的畫作,徐寶琳的作品常看到建設中的工廠、鋼筋外露的建築,這種「未完成」的況味,實則是時代脈動的紀錄與其紮根深厚的技法展現。此時的構圖常出現相機的廣角鏡頭般視野,亦呼應了徐寶琳以攝影維生的紐約時期。
雖然徐寶琳的畫作中,畫面一以貫之的蒼涼,然而從他筆下的靜物或建築,可看出他對於世界充滿細膩而有感情的觀察,以及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珍愛;這是那個年代的男子含蓄的深情,不輕言說之,而是透過自己的畫筆,為人生的第二故鄉如實紀錄。
非常可惜的是徐寶琳的創作生涯在55歲便戛然而止,原本可望誕生的更多傑出畫作,隨著這顆晨星的殞落而告終。然而透過這次難得的遺作展,觀眾得以一見這位藝術之家的創作,並緬懷那個台灣正待起飛的美好年代。
獨生女眼中的徐寶琳 嚴以律己
這次「徐寶琳遺作展」能夠舉辦,可說一圓其妻女近30年的夢想。「城市美學新態度」訪問徐寶琳的獨生女徐馨慧,請她談談記憶中的父親。
在徐馨慧的記憶中,父親是個非常嚴格的人,不論是待己或對人皆然,一絲不苟,徐馨慧笑說:「如果看到別人插隊,父親會立刻過去制止,我們都好怕被打。」別人都以為徐寶琳夫婦將獨生女疼上天,其實父母管教她都很嚴格,「我家的父母沒有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兩個都是黑臉!」
在徐馨慧記憶中,父親的嚴格也反映在他的「律己」。不論工作多麼忙碌,只要他一得空便會拿起筆畫畫,哪怕只是隨手塗鴉的方圓。而徐寶琳生前始終拒看彩色電視,儘管那象徵時代的一大進步;因為他認為,人的視覺長期處在電視播送的色彩狀態中,會影響作畫時的調色與色感。
儘管走過懵懂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當時的徐馨慧對父親仍是敬重且崇拜;知道自己不能讓父母丟臉,遊走校規邊緣的訂做制服,是她最大的小叛逆。
父親驟逝對她和母親打擊甚大,卻也同時埋下一顆種子;總有一天,她希望能讓世人再看看父親的畫。受限於經濟能力和缺乏舉辦展覽的經驗,徐馨慧努力工作存錢,以一己之力累積資金。
兩、三年前的一個工作空檔,讓徐馨慧終於能著手進行展覽事宜,她接洽國立歷史博物館,也經過多方面打聽,找到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廖仁義助理教授,對方欣然應允擔任策展人。2016年,徐寶琳遺作展得以和世人見面。
某次廖仁義教授赴徐家審視畫作時,看著描繪燒餅油條的靜物畫良久,對徐馨慧說:「從一位畫家的主題及構圖,可以體認他的內心。這幅作品中,他傳達的是來自家庭的幸福感。」
由於父親許多作品出現劣化情形,需時資金修護,徐馨慧不諱言需要「伯樂」助一臂之力。對於這些作品該繼續留在身邊或割愛給藏家,她並不設限,「好的作品是需要被欣賞的,這是作畫者和欣賞者最好的互動方式,我想這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有人願意收藏,相信我父親在天之靈也會感到高興的。」
在伯樂出現之前,未來徐馨慧仍會一步一腳印,持續累積資金修護父親的畫作,也期待能有下一次讓作品與觀者邂逅的機會。
「滄海遺珠 徐寶琳遺作展」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2016年6月17日至7月31日
展覽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401展廳
開放時期:周二至周日上午10點到下午6點(周一休館)
門票費用:全票30元,優待票15元
這篇文章 滄海遺珠 重新看見戰後台灣的美好記憶︱徐寶琳遺作展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