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學新態度
很難想像,眼前這座似胚胎般柔軟、姿態祥和的雕塑作品,其構成材料竟是『臺北101退役後的電梯鋼索』。 這批六年間,服役於世界最高速電梯的鋼索,安全地在全球最高的建築物裡,承載著來自全球各地超過六百萬人次的觀光客,一覽台北市的市容景象。它默默無語的堅毅、強韌,並沒有在汰換過新的鋼索後被遺忘,雕塑家『康木祥』賦予它們全新的生命姿態,並且將這個電梯鋼索重生的故事,帶上國際舞台。康木祥是一位歷經身體力行的鍛鍊而走向更高端藝術成就的生命自耕者。1961年出生于台灣苗栗,十三歲開始便接觸了傳統木雕,一路上他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工匠走向工藝,最後走向藝術。2002年,他獨自一人在龜山島閉關,進行為期一年的漂流木創作。在這段與漂流木為伍的日子中他聽海、觀星,更多的時間,他親近細數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一年所創作的『生命潮汐系列』,讓他學會用更虔誠的心面對自然、面對生命中的各種無常。當因緣際會下,得知有一批將被汰換掉的鋼索,這些在大眾眼中沾滿頑污的廢鐵,對康木祥來說所感受到的卻是冰冷的工業製品背後所承載的生命能量。這股能量,與藝術家自身對人生的態度不謀而合,他們皆守本、認份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不懈,盡心盡力,當可被利用的價值漸漸因使用年限的到來而喪失時,因著疼惜資源、尊敬資源的精神,康木祥決定為它們賦予自己的生命體悟,共同以一個全新的樣貌,被眾人重新認識。然而,要將材質堅挺的鋼鐵製品轉換為『成就藝術品』的『媒材』並不簡單,首先必須清洗掉殘留在鋼索細縫中的陳年油污,接下來便是整個鋼索雕塑的重頭戲、也是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的『加熱塑型』階段。鋼索必須被加熱至一千度,當表面呈現炙烈火紅的色澤,方得以改變其原本的形狀。藝術家戴上特製的隔熱手套,耐著手、臉、眼部的高溫刺痛,將鋼索纏繞成對生命無限的熱情、珍愛的形狀。對一個藝術家來說,藝術創作的過程往往是痛苦的,他勇敢揭示自己最不堪的傷口並且與疼痛共處,內在所承受的千萬種壓力最後成為藝術品動人的關鍵力量。
這一切,只有在選擇誠實面對自我後,才能達成。 2013年,康木祥的鋼索系列作品『如意生命』,受邀特展於德國卡爾 斯魯爾廣場(Karlsruhe),他將東方的輪迴、堅毅的生命精神帶向國際;而今年九月,他將再一次登上柏林的藝術舞台,並開始以『一條鋼索連結世界』的世界五大洲巡迴特展!
資料來源:藝術家康木祥先生、康木祥美術館
這篇文章 重生『臺北101』的電梯鋼索 — 康木祥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