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還地於樹的藝術行動 探索台灣自然風景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19世紀起,帝國主義盛行,西方國家與日本開始向海外擴張勢力,剝削被佔領的國家與人民,並大量種植咖啡、茶葉、甘蔗等經濟作物,改變當地的風景。為了恢復最初的地貌,藝文工作者陳泓易於2003年提出「還地於樹」的文化行動,帶領人們在台灣各地種植原生種樹木,試圖讓這些植物「返鄉」。

這場「還地於樹」的文化行動持續10多年來,有越來越多學生與藝文工作者參與,至今已種植超過9.5萬棵台灣原生樹木。去年12月,陳泓易希望有更多人投入與了解這個文化行動,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劃展覽「後植民計畫」,結合繪畫、錄像、裝置等藝術創作,重新探索台灣自然風景。

「後植民計畫」取自後殖民主義的諧音,後殖民主義批判以西方為中心的文化霸權,試圖讓自身的民族文化從邊緣狀態回歸應有的位置,與「還地於樹」的概念相互呼應。展覽內容則分為清領時期風景樣貌、日治時期風景樣貌、當代風景、影像中的風景、植民新風景等五部分,來思辨臺灣風景樣貌。

台北當代藝術館「後植民計畫」展覽現場。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隨著時代演變 觀看台灣風景的角度也不同

隨著時代轉變,台灣風景畫的技法與表現方式都有所突破與革新,觀看的角度也不一樣,像生活在清領時期的人們習慣以中國山水畫的思維欣賞台灣地貌。陳泓易與兩位藝術家陳正弘、尹子潔效仿明朝畫家王蒙的表現手法,創作錄像《仿「仿王蒙山水圖」的臺灣風景》,呈現台灣三地的山脈與瀑布之美。

王蒙喜歡到處遊歷山水後,再將各地的景色拼貼在一起,以「理水疊山」的概念畫出美景。《仿「仿王蒙山水圖」的臺灣風景》是陳泓易、陳正弘、尹子潔三人走訪雪山、玉山與阿里山山脈,拍攝觀霧、雲龍和天水瀑布,再將遠、中、近景的影像剪接成單頻道錄像作品,宛如一幅清領時期臺灣山水畫的掛軸。

陳泓易、陳正弘、尹子潔走訪雪山、玉山與阿里山山脈,拍攝的錄像《仿「仿王蒙山水圖」的臺灣風景》。圖/取自台北當代藝術館。

日治時期,台灣風景畫開始採用西方現代繪畫技法,孕育新的美學風格,但統治者也以自身角度拍攝森林、山嶺等台灣風景,創作一系列明信片。當代藝術家許聖泓重新繪製日治時代在台灣發行的風景明信片,希望藉此重新觀看、認識台灣島嶼的自然景致,以及這塊土地隨著時代變遷所累積的人文風光。

許聖泓描繪風景明信片的系列畫作《三川州》,約展示20幅,有的擺在透明書架上展示,有的則在展場角落裡任意疊放,看起來像在書店販售的明信片,彷彿是可以隨時拿走、被買賣交易的。策展人陳泓易說明,這些風景畫背後有很複雜的意涵,既是日本對台灣的風景想像,也是被他人所定義、塑造的美。

許聖泓描繪風景明信片的系列畫作《三川州》。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到了當代台灣,藝術家開始以獨特的技法描繪風景,自然而然流露對土地的情感。像葉子奇細膩地描繪山巒肌理,表現靜謐氣息的《霧來山稜‧花蓮》;而以身體力行「晴耕雨讀」、與自然共生的林銓居,則以東部海岸山脈為題材,用油彩創造有水墨暈染效果的《山》。

林銓居以東部海岸山脈為題材,用油彩創造有水墨暈染效果的《山》。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新生代藝術家蔡依潔系列作品《在此地與彼方》則拍攝高架橋、普通民宅、高鐵站等日常影像,再以壓克力顏料繪製自然風景,畫面看起來很單調乏味。這一系列作品也表達網路世代與大自然尷尬困惑的關係,雖然現代人能從手機瀏覽許多風景照,卻感受不到風景的魅力。

新生代藝術家蔡依潔的系列作品《在此地與彼方》。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展覽最後則回到模擬臺灣森林風景的藝術情景。當人們走進藝術家陳宣誠/ArchiBlur Lab團隊創作的裝置《浮島‧懸橋》,豎立在橋面的白色細長木柱,會隨著腳步晃動,暗示台灣森林時常被霧氣籠罩的現象,就好像真的踏入山水畫之中。

從這座小橋的開端走到盡頭,還能欣賞藝術家洪天宇四幅描繪台灣原始山林的風景。其中,他在鋁板上作畫、帶有水墨韻味的《天水瀑布》,以油彩不同的筆觸描繪溪水的流動、石頭肌理與樹葉在光線裡變化的模樣,讓人彷彿身歷其境,從畫中看見台灣最美的風景。

陳宣誠/ArchiBlur Lab團隊創作的裝置《浮島‧懸橋》與藝術家洪天宇帶有水墨韻味的《天水瀑布》。圖/城市美學新態度攝。

這篇文章 還地於樹的藝術行動 探索台灣自然風景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