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追尋自然的水彩人生 烏托邦的藝想家柯鴻圖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在你的眼睛裏找到了它的天空。」—印度詩人泰戈爾

泰戈爾以詩歌詠嘆天地之美,流露對世間永恆的悲喜哀愁。藝術家柯鴻圖則透過繪畫捕捉鳥兒啄食甜美果實、夏日粉荷點點與蝴蝶翩然起舞等田園風光,與自然萬物進行深刻雋永的對話,創造不朽的生命光輝。

目前任教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的藝術家柯鴻圖。圖/邱家琳攝。

從小成長於雲林鄉間、將自然田野視為心靈原鄉的柯鴻圖,目前任教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同時也是一位插畫、攝影、設計、繪畫等全方位的傑出創作者。他從事設計、創作四十餘年來,作品獲獎無數,包含國家平面設計獎、時報廣告金像獎及海報作品多次入選國際設計展出。

今年7月,他以「烏托邦的藝想家」為題,在人文遠雄博物館舉辦個展,展示一系列水彩畫作。此次展出作品以大自然為主軸,從各種豐美的果實、姿態靈動可愛的鳥類所構築的「台灣12月令圖」系列,到清麗脫俗的「荷花」系列,皆以精準細膩的寫實技巧,深刻描繪出蘊含詩意的景像,表達藝術家心中所想望的烏托邦。

柯鴻圖繪畫創作展「烏托邦的藝想家」。圖/邱家琳攝。

針對展題命名為「烏托邦的藝想家」的原因,柯鴻圖表示,他的好友、楓格形象設計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廖哲夫曾形容,他的畫作有著祥和、圓滿豐收的氛圍,呈現一個自然、理想的世界,彷彿讓人沉浸在烏托邦。

「我向來個性急躁,但投入繪畫創作時,內心就會非常安定。」柯鴻圖表示,他對細膩描繪的寫實技巧情有獨鍾,也特別喜歡大自然平和、風格簡潔乾淨的畫面,是他內在對烏托邦的投射。

人文遠雄博物館館長游冉琪表示,柯鴻圖的創作筆法相當精細,曾在陶瓷製成的器皿上方描繪台灣鳥類的圖像,整體顯得更加氣韻生動、質感細膩雅致,她也期盼透過此次展覽,讓更多人欣賞柯鴻圖的畫作。

柯鴻圖「台灣12月令圖」系列。圖/邱家琳攝。

這次展出的「荷花」系列或「台灣12月令圖」系列,都選用透明水彩創作,營造暢快明朗的筆觸與細膩的渲染效果。柯鴻圖表示,透明顏料與不透明顏料各有利弊,油彩或壓克力顏料雖然看起來較厚實,但可以不斷覆蓋,重新修正、慢慢地畫,而透明水彩質感輕盈,卻不利修改,紙面容易起縐,形成瑕疵。

在版畫紙上創作,也與柯鴻圖早期設計郵票的經驗有關。水彩紙表面較為粗糙、肌理凹凸不平,適合大面積的渲染,版畫紙則能精細地描繪郵票圖案,不會因為水份過多而糊掉,較容易掌握色彩的運用。

「荷花」系列 清麗脫俗的自然世界

對荷花情有獨鍾的柯鴻圖,經常早起出門,在天光未明之際到各地遊覽荷塘,用相機捕捉荷葉駐留的露珠與花瓣柔媚優美的姿態,紀錄下最美的時刻。同時,他也把這份觀察轉移到畫紙,以透明水彩的特質再現荷花的靈秀氣質。

在他的畫筆下,荷葉在微風吹拂下翻騰,像極了綠色的波浪,花瓣在晨曦映照後薄如蟬翼,晶瑩剔透,令人感受露珠在荷葉滾動的沁涼。而他也經常描繪荷花含苞、盛放與凋謝各種樣貌,引領觀者走入靜謐的自然世界。

今年,柯鴻圖到台北植物園賞荷,發現花開的數量相當驚人,便繪製含苞欲放、盡情綻放,與蝴蝶在繁花間飛舞的《盛放》。但他也將大自然不盡完美的地方表現出來,畫中的部分荷葉遭受蟲害,有著被啃蝕乾枯的黑點。

蝴蝶在繁花間飛舞的《盛放》。圖/邱家琳攝。

展示在《盛放》對面的作品《獨秀》,是去年台北植物園的荷塘風光,兩者分別紀錄不同的花景,互相對照。在畫中,翠綠飽滿的荷葉相偎相倚、盡鋪池水,只有一株荷花在中央盛放,營造清新高潔與遺世獨立的氛圍。

只有一株荷花在池塘綻放的《獨秀》。圖/邱家琳攝。

對比映照也是柯鴻圖常用的創作手法,對人類生老病死有所感觸的他,透過荷花隱喻人生的歷程,描繪一組互相對照的畫作。《初生》沒有盛放的花朵,都是含苞待放、溫婉秀氣的模樣,荷梗則直立伸出水面,給人新生、風骨不凡的感受。

《殺青》的荷梗枯黃,逐漸從直立變為彎曲與垂落的狀態,荷葉不再翠綠飽滿,質感乾枯碎裂、呈現深褐色。原本嬌嫩的荷花凋謝後,花托也成了蓮蓬,各有不同樣態,瀰漫孤寂感傷的情調。

「《初生》與《殺青》是生命的對照,必須放在一起展示,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涵。」柯鴻圖表示,若有人想要收藏,就得同時買下這兩幅畫,他不會單賣其中一幅作品。

《初生》與《殺青》是生命的對照。圖/邱家琳攝。

基於對鳥類的喜愛,他也以此為主題創作《春望》與《眺望》,描繪橙紅色的赤翡翠與耀眼藍色的翠鳥,各自佇立在蓮蓬與含苞待放的荷花上,孤獨卻彼此凝望,彷彿在兩種不同季節之中,產生交流與對話。

赤翡翠身處多數荷花逐漸衰敗凋零、蓮藕尚未枯萎的情景,是荷塘裡璀璨奪目的紅寶石。翠鳥則待在花苞欲放與荷花燦爛盛開的情景,畫面洋溢溫暖明媚的氛圍,寶藍色的羽翅也顯得特別醒目。

《春望》與《眺望》,赤翡翠與翠鳥一左一右互相凝視。圖/邱家琳攝。

「我小時候常在田野與水邊嬉戲,偶然看見翠鳥俯身貼近水面叼起獵物,被牠精準俐落的身姿與艷麗羽色深深吸引。」柯鴻圖笑著說,他以前也想過要捉隻翠鳥帶回家養,但根本捉不到,而為了彌補童年的缺憾,他試圖畫下翠鳥的身影。

柯鴻圖也感性地說道,大自然界裡的花卉和鳥類,是造物者傑出的創作,賜給人們美好的視覺領受,引人拈花蒔草、引頸賞鳥。花與鳥的造型多變、綺麗多彩,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而牠們孤獨地遠眺也許是他的心裡投射。

「台灣十二月令圖」 表達幸福豐收的土地之美

生活在台灣數十載、熱愛自然鄉間美好的柯鴻圖,常心想如何為這塊土地做點什麼,並為自己留下一些東西。有次,他到台北故宮欣賞《清院畫‧十二月令圖》,為其畫工之精、庭院之美、節氣分明與生活習俗變化有趣,深感讚嘆,激發他創作「台灣十二月令圖」的靈感。

對柯鴻圖來說,台灣四季如春,季節變化不明顯,要如何繪製十二月令圖,是一大難題。長期關注自然生態的他,靈機一動,想到台灣水果百百款,每一種的盛產時期都不同,可以搭配台灣特有鳥種,營造果實成熟甜美、吸引鳥兒前來覓食的意象,表達台灣12個幸福喜悅的豐收之月。

在柯鴻圖筆下的自然世界,果實成熟甜美,吸引鳥兒前來覓食。圖/邱家琳攝。

在他的畫筆下,水果的樣態分為往下垂、水平式與往上揚等三種類型。像《葡萄成熟時》描繪好幾串翠綠與酒紅色的葡萄,沉甸甸地低垂;《清心世界》的水梨往橫生長,看起來飽滿多汁;在《春望》中,金黃色的枇杷小巧精緻,纍纍果實則向上蔓生。

柯鴻圖描繪金黃色的枇杷小巧精緻,纍纍果實則向上蔓生。圖/邱家琳攝。

鳥兒可愛、活靈活現的模樣,來自柯鴻圖平日到野外賞鳥的感觸與心得,以及業餘攝影朋友們無償提供的圖檔。他捕捉野鳥停落在枝枒、展翅飛翔或銜叼果肉等景象,並細膩寫實地描繪牠們身上色彩鮮豔多變、蓬鬆細柔的羽毛,營造大自然生機盎然的氛圍。

柯鴻圖回憶道,某次他在杉林溪度假,從餐廳玻璃窗看見一隻色彩美麗的藪鳥,在叢草間跳躍,令他感到非常驚豔,便以藪鳥為主角描繪《甜蜜滋味》。畫中,姿態輕盈靈巧的藪鳥,站在枝枒上,正要啄食外觀光澤均勻、內裡汁液甜美的蘋果,畫面活潑生動。

同時,他也強調色彩的運用,能創造細膩的層次變化,並模擬真實動植物的面貌。《綠意》描繪的白環鸚嘴鵯、芭樂樹葉與果實,不是同一種綠色,鳥的羽毛包含靛藍色,葉子與果實則有深淺變化不一的綠色,偶爾帶點枯黃的茶色或黑褐色。

除了表現鳥類與果實之美,強調台灣自然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外,柯鴻圖更將他對人類的關懷、理想的世界寄託在畫中。《和諧》描繪淺綠色的釋迦外觀平滑、已經熟成,血緣相近的白頭翁與烏頭翁,正要一起品嘗白色果肉,暗喻族群融合與和平共生的概念。

柯鴻圖描繪白頭翁與烏頭翁和平共處的作品《和諧》。圖/邱家琳攝。

柯鴻圖感性地說,他心中的理想世界是大自然漂亮祥和,流浪貓狗都有人認養,不會被虐待,在他的繪畫裡也帶有些夢想。家中養了三隻貓的他,也會餵養麻雀、野鴿、學校的鯉魚,曾有人因此調侃他「陸海空」三界的生物都關懷。

「我過去是一名設計師,從事插畫、郵票設計、包裝設計與書籍設計等領域,圖像創作都是為了商業用途,12年前到大學擔任教職,才正式走入藝術創作。」柯鴻圖表示,雖然他起步較別人晚,真正的藝術創作大概在這10多年間,但他會繼續與時間賽跑,致力於創作。

藝術家柯鴻圖與作品《獨秀》合影。圖/邱家琳攝。

面對未來的創作方向,他表示,自己將繼續發展「台灣十二月令圖」系列,以台灣的花卉與蝴蝶為題材,根據春季杜鵑、夏季野薑花、冬季茶花等變化,表達12個月「花香蝶至」的情景。

俄國藝術大師康丁斯基在其著作《藝術的精神性》寫道,藝術作品的目的是喚醒心靈,體驗物質及抽象現象背後的精神實質。柯鴻圖也透過細膩的筆觸,表現自然景物的生命意象,希望藉由藝術柔性的精神力量,喚醒觀者共同關懷這片土地的美景,以及更加尊重自然與愛惜生態環境。

烏托邦的藝想家 柯鴻圖教授繪畫創作展
日期:2017/07/21-2017/09/24
地點:人文遠雄博物館 展覽1館
地址:新台五路一段99號4樓
時間:10:00~18:00(週一及除夕休館)

更多展覽資訊請見:人文遠雄博物館

延伸閱讀:烏托邦的藝想家柯鴻圖 以色彩譜出生命之歌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追尋自然的水彩人生 烏托邦的藝想家柯鴻圖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