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2018寶藏巖光節「又在這裡,又在那裡」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現在,就讓我們搭上時光機,一起作夢、一同幻想!

繼「燈著你回來」、「邂逅那道光」、「創作像海洋,愛你像光」後,2018寶藏巖光節將深化關注寶藏巖現地的直接經驗,以「平行時空」為軸,帶領觀者乘坐「時光機」,穿越寶藏巖的前世、今生、未來。

劉致宏《DELTA》。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寶藏巖由60、70年代所興建的自造房舍所形成,建築依山傍水而建,為臺北市絕無僅有的特殊聚落樣貌。2004年寶藏巖正式登入為臺北市第一處聚落形態之「歷史建築」,2010年以「藝居共生」概念引入「寶藏家園」、「AIR駐村計畫」與「閣樓青年會所」作為其營運發展之方向,成立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藉由當代藝術的「創造」與「美感」進入這處充滿「對話」與「痕跡」的寶藏之地。

洪韵婷《影子》。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寶藏巖座落於臺北市西南區的城南博物園區,從公館蟾蜍山文化景觀向外擴散至周邊的溫羅汀人文街區;並結合鄰近新店溪沿岸一帶自來水博物園區、客家主題公園至紀州庵文學森林。此區域紀錄了這座城市重要的眷村文化、移民社會、自然生態景觀、水道文化、文學思潮、獨立音樂,孕育出豐富的人文內涵,塑造城南博物園區別具風格的文化生活圈。

置身此地,總會在某些時刻出現時空錯置的經驗,像是搭乘時光機穿梭在過去與未來,而自開村以來,為數眾多的國內外藝術家參與,也不時出現以藝術創作關注寶藏巖的獨特時空經驗。從它的歷史與現況、居民、藝術家與民眾、園區與周遭,爬梳可能的線索。對此,今年策展方向將關注「時間」與「空間」的錯置交會,利用作品展示及其系列活動,觀看寶藏巖過往的時空對話,現在的藝居共生及未來之於城市的角色與定位。

2018寶藏巖光節記者會大合照(藝術村總監、策展人、藝術家)。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錯置交會的時空

今年寶藏巖光節透過兩位策展人李德茂及侯昱寬的帶領,以物理論述的理性直觀為出發點,找尋存在於寶藏巖平行時空中的感性語彙。首先,讓我們坐上時光機到宇宙創始之初,在《G先生:關於宇宙創造的小說》書中,造物者第一個在宇宙中創造出的物質,是一張給嬸嬸的椅子。因為先創造了時間,而後又創造出了空間,有了空間,就必須有落腳之處,於是嬸嬸要求造物者給她張椅子。如何想像製造宇宙場所中的椅子,與現實的椅子有何不同?如果都難以窮盡宇宙,那製造宇宙的空間又該如何想像?

姚仲涵《光電獸#6-草地》。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接著,我們再次坐上時光機來到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徹底推翻牛頓力學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及重力理論。即使牛頓力學足以解釋日常現象,但它並不是簡化版的相對論,也就是說,相對論發表至今100年,我們依然使用不正確的理論思考所處的世界。然而,對於「平行時空」這個議題,我們是否也錯認了本質上的差異?「宇宙」、「時空」、「錯置」及「平行」,四個關鍵字帶領我們,藉由「藝術作品」重新觀看寶藏巖的記憶。

在光影的折射中、時間的暫留下,它成為一處不容於此處的聚落,如同異質地置入在公館這區域,平行地存於此處。留存著所有的痕跡,卻如同初生於此處般。2018寶藏巖光節透過10位藝術家作品所特有的創造性經驗,從「理性」與「感性」兩個方向來進行提問,重新檢視對於時空的感覺、想像和理解。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搭上時光機,來趟寶藏巖時空之旅。

利安‧摩根《使用壽命終止前》。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理性直觀的實驗

作品《光電獸#6-草地》中,姚仲涵敏銳地掌握細微處的線索,作品像是一個有機的裝置銜接兩端,一端是可感的知覺內容,它捕捉環境中的震動能量傳遞;另一端長出一隻似人非人的光電獸,轉換後的聲光流動在綠野地的環境中框出另一種空間。

姚仲涵《光電獸#6-草地》。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李德茂的作品《干涉波》以觀測重力波的實驗原型為基礎,透過探討一個測不到的重力波,指出重力波存在的事實。另一方面,作品轉換放大投影的干涉波紋,在展場中成為可感的內容,使觀眾能透過抽象連結,重新對時空經驗產生思考及想像。

李德茂《干涉波》。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走進邊境52號,光線和空間之間發生微妙的交互作用,張永達作品《相對感度N°5》中,藝術家藉由熱空氣流動,在空間中創造出一層不穩定的、混沌的動態薄膜。光學的物理現象中,流動的不可預測性所造成的動態折射偏移,在作品中形成一種感性的藝術表達。

張永達《相對感度N°5》。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許家禎以GPS定位的方式,找尋對應著十字藝廊牆面所延伸至臺灣島嶼的界線,將界線面向海洋拍攝一張照片,再將照片繪製在展間的牆面上,如同四扇穿越地景的窗戶,重現於窄小的展間中,藉此聯想到繪畫在早期的幾何透視原理、國家領土量測及室內窗戶景致的延伸。

許家禎《有限之線》。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感性語彙的呢喃

2011年許哲瑜在邊境71號周遭牆面以抗爭行動為題材繪製大量壁畫,重複出現高舉著雙手的人像,在建築體外繁生。2018年許哲瑜再次回到同樣的創作地點,面對原有斑駁掉落、逐漸消逝的人像,在建築體內創作新的作品,呼應著過往。

許哲瑜《哥哥的肖像》。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吳權倫記錄臺灣家家戶戶門口的盆栽景象,除了一般的盆栽樣式,他還注意到臺灣人將充滿工業色彩的藍色塑膠桶當作盆栽使用。盆栽如同移動的土地,藝術家重新以此形製燒製陶器,散布在寶藏巖的鄰里間,同時亦將長時間搜集的檔案放置於山城53屋頂平臺。

吳權倫《街替器》。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劉致宏的作品《DELTA》在數學、化學、物理學、符號學等領域,有其各自的用途與意義,在英文裡則意指「三角洲」,而幾何學中成為三角形符號的代表。巨大的發光三角形符號鑲嵌在歷史斷面,理性絕對的幾何符號在感性有機的聚落建物背景中產生強烈對比,可以從不同的距離看見此「標記(Mark)」出寶藏巖聚落的所在。

劉致宏《DELTA》。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洪韵婷在作品《影子》,試圖用光將屬於寶藏巖聚落的一切寫於半樓廣場之中,印記於土地之上,只要有光的地方,影子就會出現,這個影子世界所指的是我們的生活,大家所共有的歷史,一直存在,就像現在,河流為它自己存在,是過去的影子,也是未來的影子。

洪韵婷《影子》。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另外,賈斯汀‧泰勒‧泰特與利安‧摩根為「2018台北藝術進駐」加拿大籍駐村藝術家,皆以空間裝置呈現進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後所觀察到的一切,配合策展主軸與自身創作經驗結合,呈現出別於臺灣藝術家的所感所知。

賈斯汀‧泰勒‧泰特《照亮》。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利安‧摩根《使用壽命終止前》。圖/台北國際藝術村提供。

2018寶藏巖光節透過策展團隊所規劃的戶內外藝術作品呈現、開幕式活動暨座談、市集、表演藝術、行銷(攝影徵件)活動及深度導覽等內容安排,試圖在3.24至5.6的展期間,帶領觀者反轉、錯置,感受有別過往的此時此地。寶藏巖,其實一直在這裡。

此外,寶藏巖光節今年更特別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及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跨界合作,攜手於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呈現 「輕量級」-跨校工作營,近80位實踐建築二年級與北藝新媒二年級同學,在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呈現7座現地製作的結構體,搭配2018寶藏巖光節,與「光」元素結合,「平行」呈現白天與夜晚的兩種表情。

「輕量級」跨校工作營作品。圖/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提供。

「輕量級」跨校工作營作品。圖/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提供。

「又在這裡,又在那裡」-2018寶藏巖光節

● 展覽日期/2018.3.24(Sat.)-5.6(Sun.)
● 展覽時間/11:00-21:00(週一公休)
● 展覽地點/寶藏巖(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延伸閱讀:隨地虛構 讓新的風吹過寶藏巖邊境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2018寶藏巖光節「又在這裡,又在那裡」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