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藝術融入城市 香港首個國際雕塑公園「藝遊維港」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香港添馬公園,不僅能欣賞維多利亞港與沿岸摩天大樓的美景,也有著翠綠的大草坪,提供遊客散步、野餐或閒坐。而與其相連的中西區海濱長廊,現在更成為香港首個國際級雕塑公園「藝遊維港」(Harbour Arts Sculpture Park),展示20位藝術家、22件藝術品,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Conrad Shawcross《Paradigm》。圖/邱家琳攝。

草間彌生《Pumpkin: big》。圖/邱家琳攝。

「藝遊維港」由香港藝術中心主辦、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藝術總監Tim Marlow、日本森美術館館長暨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國際總監南條史生共同策展,邀請國際藝術家與香港在地創作者參與,期望為藝術品、海岸、城市與觀者之間,留下有趣難忘的互動。

Michael Craig-Martin《Gardenfork (magenta)》。圖/邱家琳攝。

「藝遊維港正是香港藝術中心的代表作——我們是個開放平台,讓藝術、藝術家、教育家與公眾交流,引起關注,並互相影響。」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主席梁國輝先生表示,他們相信藝術和創意的力量能為不同社區穿針引線,讓社區市民生活更安康。今年正值香港藝術中心40 周年,這次活動將更別具意義。

Antony Gormley《DAZE VI》。圖/邱家琳攝。

「我衷心希望這個無牆的博物館,能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藝術中心地位。」策展人Tim Marlow 表示,他很榮幸能夠挑選出不同媒體、文化、年齡及身份的藝術家,以各種方式呈現在世界最美的天際綫之下,並讓他們的作品得以與大眾互動,締造出一個精彩的藝術創舉。

曾敏富《Before Collapse》。圖/邱家琳攝。

● 瑞胥德‧阿爾恩《Hong Kong Blues》

巴基斯坦裔英國籍藝術家瑞胥德‧阿爾恩(Rasheed Araeen),生於1935年,早年接受土木工程訓練,是極簡主義雕塑的先鋒之一。1970至1990年代,他發表許多行為藝術、攝影、繪畫與雕塑作品,挑戰歐洲中心主義的觀念。

此次,他也特別為「藝遊維港」創造新作品,以藍色的十字型線條,在中西區海濱長廊重複堆疊出《Hong Kong Blues》。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欣賞,都能看到不同的高低起伏。

瑞胥德‧阿爾恩《Hong Kong Blues》。圖/邱家琳攝。

同時,《Hong Kong Blues》也呼應香港建築「中銀大廈」,試圖為藝術與城市之間產生新的連結。「中銀大廈」是香港最知名的建築之一,由享譽國際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操刀設計,他運用三角幾何圖案打造竹子造型的摩天大廈,讓建築在陽光下呈現不同的空間感,象徵生機茁壯、節節向上。

瑞胥德‧阿爾恩《Hong Kong Blues》。圖/邱家琳攝。

● 漢克‧威利斯‧湯瑪斯《The Truth Is I Love You》&《Ernest and Ruth》

美國藝術家漢克‧威利斯‧湯瑪斯(Hank Willis Thomas),創作主軸大多圍繞種族、身分、歷史與流行文化等議題,探索不同文化對語言與事實的理解。在香港藝術中心附近,他打造兩個以卡通對話框為題材的作品,一個放在人行道的大樹旁,一個放在門口外。

《The Truth Is I Love You》是一座大型的鋼鐵樹,每個分支如同白紙般,寫上不同中文、英文與廣東話文字,拼湊成句子「The truth is I love you! 事實上係我愛你!」。隨著觀者站在不同的位置,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讓作品的意義留給觀者詮釋。

漢克‧威利斯‧湯瑪斯《The Truth Is I Love You》。圖/邱家琳攝。

漢克‧威利斯‧湯瑪斯《The Truth Is I Love You》。圖/邱家琳攝。

另件作品《Ernest and Ruth》則是一個巨大的對話框,它既是雕塑,也可以作為長椅,供人們攀爬、坐著休息,或在其中互相交流。對此,他表示:「當觀眾身處於藝術品時,我鼓勵他們去思考生活在自己的言論與信仰之中意味著什麼。」

漢克‧威利斯‧湯瑪斯《Ernest and Ruth》。圖/邱家琳攝。

● 高倩彤《清幽翠綠》

高倩彤是香港最具潛力的年輕藝術家之一,擅長運用霓虹燈創作文字造型的裝置,反映城市居住問題。此次,她透過綠色霓虹燈勾勒「清幽翠綠」四個字,點亮灣仔西園,與周圍草木青翠的環境相互對照,令觀者反思文字在房地產扮演的角色。

高倩彤《清幽翠綠》。圖/邱家琳攝。

「清幽翠綠」經常出現在香港房地產的廣告中出現,又特別指香港西半山豪宅區的網路廣告。高倩彤試圖以大膽明亮的文字,提出「香港是否真的有清幽翠綠的自然景色」、「灣仔西園算不算清幽翠綠」等疑問,探索房地產商是否以誇大手法去吸引人們購買。

作為香港藝術家,高倩彤近距離觀察城市與市民。對此,她感到好奇,卻又認同他們因珍藏物品而形塑的價值觀,並觀察這些物件是如何反映人們的生活,投射哪些心理作用,或者他們所期望的生活方式。

高倩彤《清幽翠綠》。圖/取自Harbour Arts HK

藝遊維港 Harbour Arts Sculpture Park 展覽資訊

日期:2018 年2 月22 日至4 月11 日
地點:中西區海濱長廊至灣仔一帶
參展藝術家:Rasheed Araeen(英國)、Michael Craig-Martin(英國)、Tracey Emin(英國)、何冠廷(香港)、Jenny Holzer (美國)、金泓錫(南韓)、Antony Gormley(英國)、鄭國谷(中國)、草間彌生(日本)、 Tony Oursler (美國)、Conrad Shawcross (英國)、Bosco Sodi (墨西哥)、Hank Willis Thomas(美國)、曾敏富(香港)、Mark Wallinger (英國)、展望(中國)、王志勇(香港)、黃國才(香港)、黃榮法(香港), 及高倩彤(香港)。

這篇文章 藝術融入城市 香港首個國際雕塑公園「藝遊維港」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