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當代藝術思潮名家大展─「超寫實人體雕塑展」重構真實脈動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想到當代藝術,只想到普普藝術?那就非來看預計於今年6月29日開展的「幾可亂真─超寫實人體雕塑展」不可!24位超寫實藝術家的31件雕塑作品,一次帶領你我貼近當代藝術思潮,重構對「真實」的定義。

傑米‧塞蒙,《莉莉》(Lily, 2013)。

看展之前,先來說說「超寫實」是什麼吧。在攝影等新進技術之後,從力求完美描述物體本身的照相寫實主義延伸,20世紀末以來,超寫實主義在高解析的照片風格下,進一步地以幻想中的元素,創造出更顯見且複雜的價值思考灌注及情感氛圍渲染。

本次展覽由該藝術流變分為五大展區:人體翻模、單色人像、局部身軀、巨細靡遺、變形寫實。由1960年代先鋒前輩杜安.漢森(Duane Hanson)及德.安德烈亞(John DeAndrea)打頭陣。他們以真人模特兒澆膜,作品細節力求逼真富生命力,為接下來的50年掀起波瀾。其中丹尼爾.馮曼(Daniel Firman)則將人們的臉部隱藏在衣物之中,讓人更著重其動作姿態的呈現。

杜安.漢森,《健身男子》(Bodybuilder, 1990)。

1950年代晚期,超寫實主義也受當時抽象風潮影響,出現如喬治‧席格(George Segal)抽去色彩的作法,單色樣貌的雕塑使得人體塑像自身成了重點,讓觀者更能直觀感受其本體之美,也更易於將自我投射到作品場景之中。

喬治‧席格,《坐著閱讀的女人》(Seated Woman Reading, 1998-99)。

1980年代起,部分藝術家為超現實主義開拓新模式──他們開始專注於身體局部的呈現,如讓手臂作品並列伸出牆壁的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及注重細節卻又保留損害部位的傑米‧塞蒙(Jamie Salmon)等,並就此展現荒謬的幽默、諷刺悲劇,抑或對身體形象、真實概念等探索。

莫瑞吉奧.卡特蘭,《聖母頌》(Ave Maria, 2007)。

從全彩到單色、整體呈現到半身特寫,1990年代起,超寫實藝術家再往前一步,在尺寸上做大幅轉換,並由此展露出更多情緒,如澳洲藝術家榮‧穆克(Ron Mueck)對生死或脆弱生命關照的展現,並由此影響山姆‧詹克斯(Sam Jinks)、馬克.希揚(Marc Sijian)等藝術家創作。

榮‧穆克,《Couple under an Umbrella》(2013)。

縱使轉換尺寸,都還維持在人體原型的重現,然由於世界科技發展加速,科學與數位媒體等領域的新概念,深切改造了人們對現實的認知,基因改造、虛擬實境等看似與自然律相去甚遠的「真實」,逐漸在派翠西亞.佩奇尼尼(Patricia Piccinini)、伊凡.佩尼(Evan Penny)、湯尼‧麥特里(Tony Matelli)等藝術家作品中出現。

湯尼‧麥特里,《喬許》(Josh, 2010)。

超寫實主義的人體雕塑創作,正以極為貼近時代脈動的方式,衝擊你我的視神經。

伊凡.佩尼,《潘那吉歐塔:對話1.變體2》(Panagiota: Conversation #1, Variation, 2008)。

圖片資料來源/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當代藝術思潮名家大展─「超寫實人體雕塑展」重構真實脈動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66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