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166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女孩,用藝術看見你的心—我們很不同也很相同!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綜觀世界藝術史,著名的藝術家不乏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如達文西、提香、拉斐爾、魯本斯…等,皆為我們極為熟悉的藝術家。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當時父權主義下,女性被定義成聖母、處女或女神,被偽善的道德思想綑綁,成為裸露身軀供觀賞的物體。

如同我們在女孩,女孩兒的美應該要這樣欣賞中提及的,男藝術家想像著女性應該有的陰柔又堅強的姿態,沒有任何意義的在畫面上擅自劃下女性的裸體…如黛安娜與自由女神擁有半胸外露的形象,就像西洋女版的遠山金次郎(但是金次郎半胸外露,也是為了展現櫻花吹雪圖…女神們連刺青都沒有)。

展覽,女性藝術,平權
彼得.保羅.魯本斯《打獵回來的黛安娜》,1615年
歐仁.德拉克拉瓦《自由領導人民》Romantic history painting. Commemorates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 1830 (July Revolution) on 28 July 1830.

近年來女性力量快速崛起的現象,在當代社會中備受矚目。女性藝術家雖崛起得晚,但日益茁壯。她們開始找回展現自我的主控權,透過各種討論女性議題的作品,從中探索與表達,逐漸開出一條嶄新的女性藝術史。

為了展現21世紀的「女性藝術」,新北市藝文中心推出「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邀請來自瑞典、西班牙、烏克蘭、日本、越南、印尼、澳洲以及臺灣等8國10位女性藝術家跨域展出,平面、立體、數位媒材等多元創作形式,帶領大眾走進她們的內心世界。

「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共分為五個展區,用女性自我覺醒的成長路程,依序讓大家能夠理解了解她們如何看待自我,如何反映社會對於女性的各種期待與想像。


哈囉!維納斯

帶領大家看到從歷史到現代,女性藝術家對於女性裸露的意義與價值觀的表達。

《維納斯的誕生》長尾智子,2019
《滲透壓》 山崎詩詩,2018
《成長系列-隱隱》 王立心

游擊女孩的抵抗

讓大眾意識到所謂的「女性形象」,其實來自於社會的既定印象。

《女孩2》 琳恩·弗里茨,2017
《游擊女孩GuerrillaGirls》辛塔·艾瑞芭絲,2016
《女形》 吳欣芷,2019
《雅加達天氣預報-天氣晴》 何芝諺 ,2018

只畫女生行不行

一直以來女性藝術家作品題材,大多受到性別,年齡、國籍、生活經驗等影響,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區域的作品展現,來檢視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條件與對於題材選擇的自覺,才能真正體會到「女性藝術」風格是在何種機制背景下產生。

《安妮皇后的蕾絲》 席薇塔.朵洛斯伐,  2016
《綻放》胡容,2017

從我到我們 

要拆解性別框架並不容易,女性藝術家們也嘗試探究藝術是否可能不分男女。我們可以在這個區域重新思考,將女性主義脈絡下的創作與自身做連結。我們是否能夠拋開性別的框架,盡可能包容各種存在與認同,進而彰顯其意義與價值?

《心之花園》愛倫公主,2017

女子 。美

當我們與女孩們取得連結後,歡迎來到這一區與女孩們互動,互動內容保密中…。


「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在特展期間的每周六日舉辦多場的藝術工作坊與職涯探索活動。

2019/11/30(日) 15:00-17:00
平等未來形不形-琳恩.弗里茨設計講座

講者: 琳恩.弗里茨( Linn Fritz),瑞典動態圖像設計師

歐洲設計平權推動者、瑞典新設計女力琳恩.弗里茨( Linn Fritz)來台!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女孩 女孩 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邀請國際知名的動態影像設計師暨插畫家琳恩.弗里茨( Linn Fritz)來台分享她的國際設計經驗與創辦促進性別平等的設計平台(Punanimation)之經驗。

瞭解更多|免費報名


2019/12/07(六) 14:00-16:00
我與我的愛倫猴-從品牌設計到當代藝術創作;藝術創作只能當興趣,不能當職業嗎?

講師:愛倫公主,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愛倫公主化身藝術世界的領門人,跟大眾她如何將圖文創作發展成插畫事業,她又如何挑戰自我,邁入大型藝術裝置與公共藝術領域,以及身為女性創作者,如何看待藝術創作與她的藝術生涯。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08(日)14:00-16:00
女形- 插畫創作工作坊

講師:吳欣芷,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女生該是什麼模樣?  女孩們就是喜歡是粉紅色、紫色…多次入圍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的藝術家吳欣芷透過插畫創作,表達出她對女性形象的獨特看法,帶領大家透過創作,來重新思考社會是否仍存在著對於女性內外在形象式的刻板印象…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14(六) 14:00-16:00
餐桌上的生活風景–彩繪玻璃工作坊

講師:愛倫公主,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愛倫公主帶領大家將生活中常看到的玻璃瓶變成為畫布,透過發想創作變成餐桌上的一抹美麗風景,動動手就讓尋常的生活物件變成創意擺設小物,原來居家環境中也可是處處有藝術!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15(日) 14:00-16:00
用畫筆在世界轉圈圈 –吳欣芷插畫創作分享

講師:吳欣芷,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對於踏入插畫產業,成為專職創作者的大家,對於插畫工作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認知跟期待呢?入圍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的吳欣芷分享她參與多次國際插畫展、以及在競爭激烈的歐洲插畫市場出版個人圖文書的過程,希望為有意往插畫領域發展的朋友們分享其經驗。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21(六)14:00-16:00
疊影-蠟筆創作工作坊 

講師:王立心,當代藝術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撕開層層疊疊的自我…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立心以蠟筆作為媒材,專注於人物肖像,但她未追尋西方消像畫傳統中那分相似性,捕捉生命的表情、召喚記憶並非她創作的首要意義。她將帶領大家利用蠟筆厚塗與放鬆的筆觸,複畫自我圖像於描圖紙上,探詢內在與外在的臉龐,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呢?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20/01/04(六) 14:00-16:00
從我到我們-繽紛光譜插畫工作坊

講師:愛倫公主,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不同色彩、圖形、線條可以組合出各式各樣的畫面…藝術家愛倫公主帶領大家以光譜色紙張、幾何圖案、黑色畫筆等材料,透過想像力,繪製出不同肖像,再製作成專屬的小書。翻開小書,會發現其實這個「我」就是「我們」,因為創作可是是包容多元身分與認同,及凝聚不同社群的媒介。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這樣看女孩們,是否讓你覺得有趣?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 邀請到8國10位女性創作者共同參展,女孩們的作品等你喔!

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11月27日(三)至2020年2月9日(日)
週一至週日09:00-17:00;
(12/21/11/61/11、春節1/24-27日、2/3休館)
展覽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第一展覽室(新北市板橋區莊敬路62號1樓)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瘋設計

新北市藝文中心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tpcartcenter/
新北市藝文中心 官網 http://www.artcenter.ntpc.gov.tw/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女孩,用藝術看見你的心—我們很不同也很相同!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臺法越洋打造聲響實驗室  「C-LAB聲響藝術節」開幕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聲響實驗室

為了推動聲響科技的發展以及藝術文化的結合,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在2018年親赴法國簽署合作意向書,歷經一年多的規劃與建置,臺灣聲響實驗室終於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成立。未來除了舉辦一系列創新實驗展演之外,也設立數位藝術裝置展覽。

聲響實驗室
鄭麗君與Frank Madlener簽署未來8年文化合作協議 。圖/C-LAB提供 / 黃俊豫 攝

在開幕記者會上,邀請到邀請到法國龐畢度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總監Frank Madlener一同為臺灣聲響實驗室揭幕,之後C-LAB將與鄰里建立良好互動關係。今年已啟動特定參與式的計畫,邀請社區共同製作,讓聲響實驗在地國際化。同時鄭麗君同時也宣布兩個好消息,首先C-LAB將於明年二月全面開放園區,希望透過圍牆的打開,匯聚更多創新能量,為園區寫下嶄新文章一頁。

聲響實驗室
文化部長鄭麗君參與臺灣聲響實驗室落成,並宣告空總將打開圍牆對外開放。 圖/C-LAB提供 / 黃俊豫 攝
聲響實驗室
臺灣聲響實驗室播放由C-LAB與國影中心合作的《重訪台北之晨 》 。 圖/C-LAB提供 / 黃俊豫 攝

2019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混音新生創造多重感受

空總將於11月22日至11月30日舉辦聲響藝術節,首屆的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為名,將呈現聲音藝術的多樣性,試圖透過各種不同的聲音表演形式,結合各種科技技術,可在不同的場域裡,傳遞挑戰傳統的實驗精神。C-LAB與國影中心一起合作《重訪台北之晨》,由知名音樂人林強和作曲家陳家輝,對照1964年白景瑞所拍攝的《台北之晨》影片,分別以當代的視角重譜配樂,呈現跨時空的精彩對話。

聲響實驗室
臺灣聲響實驗室主持人林經堯展示聲響藝術節作品《AQUA AR》。 圖/C-LAB提供 / 黃俊豫 攝

而在聯合餐廳展演空間內,另有三件當代聲響實驗創作,分別是Open Ended Group與Natasha Barrett所帶來的《空間囊》、藝術家王仲堃的《風聽》,與集結視覺與音效跨界團隊共製的《AQUA AR》等作品。將透過科技影音媒體與數位互動的型態,為大家提供跟以往截然不同的聆聽經驗,探討當代聲響的可能。

聲響實驗室
鄭麗君部長體驗聲響藝術節裝置作品《風聽》。 圖/C-LAB提供 / 黃俊豫 攝
聲響實驗室
林奕華委員(左)、與鄭麗君部長(右)體驗VR裝置《空間囊》。 圖/C-LAB提供 / 黃俊豫 攝

里民同歡,卡拉OK大賽「空總好聲音」

C-LAB為拉近與鄰近里民的關係,特別策劃了「卡拉OK全民體驗活動」,在11月份每週五晚上舉辦「週五歌友會」,與週日舉辦三場「人生需要伴唱帶剪輯工作坊」,讓卡拉OK活動成為周邊里民熱烈討論的話題。而11月29日登場的「空總好聲音-卡拉OK大賽」,將以49.4聲道專業劇場空間打造成歌唱擂台,廣邀里民及有興趣的民眾,在C-LAB享受自在高歌的快意,親身體驗臺灣聲響實驗室的高端設備,讓科技媒體更貼民眾的日常生活。

C-LAB聲響藝術節秉持著聲響多樣性的精神,結合了國樂、沙畫、布袋戲、原住民、VR/AR、人工智慧、電影及卡拉ok等多元化形式,呈現當代文化中重要的多元社會價值,持續打造匯聚創新能量的聲響與科技藝術的文化實驗場。

聲響實驗室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 彭俊亨(左起)、IRCAM總監 Frank Madlener、文化部長 鄭麗君、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 賴香伶、臺灣聲響實驗室主持人 林經堯。 圖/C-LAB提供 / 黃俊豫 攝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臺法越洋打造聲響實驗室  「C-LAB聲響藝術節」開幕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戰鬥民族的野性美—美女與野獸共舞不再是童話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俄羅斯氣候嚴寒並且擁有「未受侵擾的原始森林」(Intact Forest Landscape, IFL),因此說起森林中的童話故事,總會令人想起位於俄羅斯那片歷時幾世紀的古老原始森林,覆蓋於上的白色積雪,圖騰針織帽與奶油啤酒。而俄羅斯的攝影師們也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

|秋分入林的繽紛色彩

莫斯科的攝影師Anastasiya Dobrovolskaya拍攝一系列以《秋分》為題的神秘森林生物與人類的合照。

森林大火
圖片來源/ ig @Anastasiya-Dobrovolskaya

Dobrovolskaya十分擅長「精美的配色」 每張照片都取得動物與人相似和和諧的配色關係。例如,照片中的美女頭的髮顏色和對比鮮明的衣服成為狐狸的陰影;女孩的妝髮與狐狸相得益彰;女孩白皙的肌膚與天鵝相襯出夢幻的視覺效果。

圖片來源/ ig @Anastasiya-Dobrovolskaya
圖片來源/ ig @Anastasiya-Dobrovolskaya
圖片來源/ ig @Anastasiya-Dobrovolskaya

Dobrovolskaya透過系列攝影作品,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多樣性,也讓網友重新解讀了野獸與森林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 ig @Anastasiya-Dobrovolskaya

|與熊,熊熊相遇在森林

圖片來源/ ig @Olga.Barantseva

曾經因為一組與灰熊在森林裡野餐的照片,引發網路話題的俄羅斯攝影師Olga Barantseva,近日也在森林中幫一對亞洲新人拍攝一系列婚紗作品,證婚人還是灰熊喔!

Olga Barantseva的作品色彩配置較接近古典色,也相當在乎人類與大自然的互動,不論是跟動物還是植物入鏡,都在畫面中合為一體,帶著能讓人會心一笑的溫馨感

圖片來源/ ig @Olga.Barantseva
圖片來源/ ig @Olga.Barantseva
圖片來源/ ig @Olga.Barantseva

|讓森林萬物生生不息,人類也是萬物之一

今年6月初,俄羅斯位於西伯利亞的針葉林遭受大火吞食,延燒2個多月已燒毀超過430萬公頃的森林。各界環保團體(包含這些年輕攝影師)從20年前已陸續發聲協助森林保育的法案成立,如今因為這場失控的西伯利亞的針葉林大火,讓俄羅斯的古老原始森林得以獲得政府的重視。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政府於今年10月正式成立「德溫斯基—皮涅日斯基自然保護區」(Dvinsko-Pinezhsky regional nature reserve)。這個保護區是俄羅斯最大,年代最久的原始森林區,其面積達30萬公頃,大約是玉山國家公園的三倍大!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戰鬥民族的野性美—美女與野獸共舞不再是童話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我家門前有巨龍 沖繩藝術家編織棕櫚葉雕塑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許多關於龍的故事,但是誰也沒有見過這種傳說中的生物,日本沖繩宇流麻市(うるま市)的宮城島,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的Shimadakara藝術節,藝術家Ayako利用棕櫚葉和木頭編織出栩栩如生的龍!

Shimadakara意指島上的寶藏,每年島上的藝術家們都會選擇當地的材料來創作,今年最吸引人注意的便是這條由乾燥的藤蔓跟棕櫚葉編織而成的巨龍,它還有手工雕刻的眼睛跟牙齒。最特別的是,這條巨龍就隱身在一般民宅旁,好似守護著民宅,當微風吹拂時,巨龍便會隨著風搖擺,同時發出沙沙的聲音,彷彿下一秒就會隨風遠去,生動的巨龍雕塑也常常嚇到經過民宅的路人。

藝術家利用島上隨處可得的資源,創作出令人驚嘆不已的作品,也是「藝術即生活」的最佳證明。

圖文來源/mymodernmet、 uruma.shimadakara IG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我家門前有巨龍 沖繩藝術家編織棕櫚葉雕塑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新郎們的婚禮,高貴且迷人的婚攝作品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紀錄一對夫妻這一生最美好的日子,而這些攝影作品皆充滿了愛,家人與親友的祝福,這些都是婚攝的工作並不特別。而攝影師CharmiPeña在新澤西的一座寺廟中記錄了一場特別的印度教婚禮,因為這場婚禮對新郎阿米特·沙(Amit Shah)和阿迪亞·馬德拉(Aditya Madiraju)而言別具意義—同性婚姻在印度仍不合法,因此這場婚禮為世界各地的LGBTQ帶來了希望。

傳統的印度教結婚儀式著重排場,因此婚禮上多以黃金為主,閃耀著闊綽華貴。新人通常都穿著象徵純潔的白色系服裝,新娘要搭配象徵富裕與人丁興旺的紅色,新郎則是要搭配鑲金邊的襯衣與布裙。

而這場由新郎們主導的傳統印度教結婚儀式,卻帶著「休閒優雅」的特別風格。透過CharmiPeña的鏡頭,讓我們直接感受到無論從美學還是像徵意義上,都充滿著對未來的樸質希望。

在儀式上新郎們跳脫了傳統金光閃閃的貴氣感,Shah和Madiraju選擇穿著設計師Anita Dongregk製作的互補色無領長袖襯衫(印度傳統服裝kurtas)。Shah穿著帶有鬱鬱蔥蔥花園圖案的套裝,而Madiraju則用鮭魚色系禮服與深紅色配飾加重點綴,兩人和賓客們在單色傳統建築被背景下顯得典雅高貴。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新郎們的婚禮,高貴且迷人的婚攝作品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陽傘少女變成氣候難民?普拉多美術館以藝術預言未來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氣候變遷的影響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5次締約方會議」(COP25)今年在西班牙馬德里登場,被列為世界三大美術館之一的普拉多美術館(Museo del Prado)眼見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自己的國家主場舉辦,普拉多博物館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一起合作,以哥雅(Francisco De Goya)等藝術家的畫作預言氣候變化的混亂,未來我們將面臨氣候變遷帶來的困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博物館專家從普拉多藏品中選出了四幅畫作,分別是哥雅的《陽傘》(El Quitasol);霍金.索羅亞(Joaquín Sorolla)的《沙灘上的男孩》(Niñosen la playa);和委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的菲利浦四世騎馬肖像(Felipe IV a Caballo);約阿希姆.帕蒂尼爾(Joachim Patinir)的《穿越幽冥之河》(El paso de la laguna Estigia)這些被修改的畫作凸顯了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的威脅,極端乾燥氣候的影響以及氣候難民周圍的社會矛盾。

哥雅著名的《陽傘》(El quitasol)中的少女,變成了氣候難民營的其中一員,她幸福洋溢的笑容變成驚恐不已。

Francisco de Goya,《陽傘》(El quitasol),(1777年)

而委拉斯奎茲筆下的菲利浦四世騎馬的偉大英姿,也因為海平面上升,只能看見國王的上半身了!

DiegoVelázquez,Felipe IV a Caballo(1635-36)

原本的幽冥之河因為乾旱問題,原本綠意盎然的河岸已毫無生機,畫中主人公也無法順利渡河,是否代表人類前往天堂的路更為艱難了呢?

Joachim Patinir,El paso de la laguna Estigia((約1515年至1524年)

《沙灘上的男孩》以後可能無法看到真正的魚,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的溫度上升,魚類終將滅絕。

霍金.索羅亞(Joaquín Sorolla) , 《沙灘上的男孩》 (Niñosen la playa) (1909)
A 3154

這四張經典的更新畫作將在馬德里市中心的廣告牌上展示,普拉多博物館皇家董事會主席哈維爾.索拉納(Javier Solana)表示 「 博物館而言這是一次絕佳的社會服務的機會,希望透過這次的藝術活動,向所有人傳達氣候變遷問題,特別是未來將受到氣候威脅的年輕一代 」 。

圖文來源/artnet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陽傘少女變成氣候難民?普拉多美術館以藝術預言未來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艾莎的冰雪魔法 綻放在清澈又神秘的貝加爾湖畔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這一生一世/這時間太少/不夠證明融化冰雪的深情。」當李健在俄羅斯樂器的伴奏下,以宛若古遠傳來的嗓音唱著〈貝加爾湖畔〉,讓人不免揣想,這座被譽為西伯利亞藍眼睛的湖泊,到底是怎樣清澈又神秘的浪漫存在。

這座位於俄羅斯的湖泊,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擁有世上近四分之一的淡水,如果被誤認為海,那也是正常的事。例如他另個名字即是「北海」——也就是蘇武牧羊的流放地。城編見到這照片不僅要想:這裡的冬季,別說牧羊了,連人都只能飲冰餐雪,如此超凡脫俗之境,最適合的,莫過於讓艾莎女王來施魔法造冰宮了。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俄羅斯攝影師Kristina Makeeva的創作裡,即可見到貝加爾湖的夢幻景象。旅行數國的Makeeva,以這個她見過最美的地方為主題,呈現那純淨透亮的藍冰、魅惑的天空等令人驚豔的色彩、形狀與紋理。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Makeeva或讓模特兒穿上與景色相襯多褶薄紗長禮服,讓輕柔夢幻的彩紗為這個世界再添增一點童話與幻想;或者,她讓模特兒穿上帶有科技感的極簡白色服飾,擺出雜技姿態,如宇宙航員,又如雜技演員一般。攝影師會在莫斯科或當地找來這些模特兒,而如果衣服有攜帶的問題,她就會以後製方式將人與風景合在一塊。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莫斯科成長的Makeeva表示,她已經厭倦故鄉的灰色與無聊,在旅行與閱讀之後,她能將喜愛的童話與幻想力量,加上自身對文化的理解與情境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我總是在看電影。作為一個攝影師,如果要創作出獨特的作品,依然得做好功課。於是我沉浸在歷史、風景與圖片中。」除了觀點的準備,對於現場的執行細節,Makeeva也相當重視:「由於天氣條件對拍攝有很大的影響,於是我們經常購買適合這個景觀的特殊衣服和禮服。我們會先設想,並在拍攝前先選出幾件,當然,我們也會為模特兒購買保暖衣物,讓她能舒適些。」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做為一個藝術家,Makeeva盡量不在這些照片上添加標題,讓人們能自由詮釋作品。她告訴Colossal說,她對自己作品的感覺,時常與他人的回應不同。「但這是自然的,因為我們的藝術經驗取決於生活經驗。」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於是城編在她的作品裡,見到了李健〈貝加爾湖畔〉與艾莎公主的冰雪世界,那你呢?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俄羅斯攝影師,自然攝影,貝加爾湖,冰雪奇緣,魔幻童話,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文字資料/COLOSSAL
圖片來源/Kristina Makeev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艾莎的冰雪魔法 綻放在清澈又神秘的貝加爾湖畔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專訪|臉書谷歌指定合作,推動設計平權的瑞典女孩─Linn Fritz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旅行中的女士〉 © Linn Fritz

住在倫敦的瑞典設計師兼插畫家Linn Fritz,為了「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11/30的開幕記者會特意來台,並為台灣觀眾辦了講座,講述她在歐洲推動設計平權的歷程。

縱使Linn的行程滿載緊湊,但城編實在太好奇這位僅僅26歲,卻能讓Facebook、Google、CNN指名設計的女孩,有著怎樣的創作歷程,仍抓住機會和她小聊一下,並綜合講座內容,將Linn的想法呈現給大家!


初次見到Linn時,便會為她親切樂觀的神態吸引,好似她不曾有過什麼挫折。又聽聞她生在講究平等、重視多元個性發展的瑞典,更讓人想像,生活環境必是安逸晏好。然而,Linn其實和一般人一樣,有過迷惘與不安。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攝影/艾莉歐

高中畢業後,不愛唸書的Linn選擇Hyper island這所一年制、沒有正規課程的數位創意學校就讀。在這裡,她有機會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處,與不同文化背景撞擊,彼此溝通合作,並且,她也在此接觸到了動畫——在此之前,她只是個喜愛戶外活動的女孩,而且令人訝異的是,她到20、21歲才開始畫畫。

後來她與六個同學一塊到阿姆斯特丹實習,他們住在只有兩張床的公寓,想接案工作卻沒有案源,Linn笑著回憶,她也不曉得那段時間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攝影/艾莉歐

Linn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斯德哥爾摩一間老字號的室內設計公關公司。縱使她總覺得在裡頭格格不入,仍然堅持下來,並在下班後,開始以工作時常用的ppt創作出可愛動畫。某天,她收到一封從倫敦既寄來的面試e-mail,她大膽前往那家做運動相關動畫的工作室面試。Linn如今回想,「非常感謝他們把我帶到倫敦,改變我一生。」

在這之後,她又得到澳洲一家工作室的機會。Linn說,那是她夢寐以求的工作環境,於是她想也不想就到了雪梨展開新工作。然而,她發現和她一塊到澳洲的男友並不適應異地生活,她盤算著自己在多國累積了可觀經歷,便決定回到倫敦,第二次嘗試自由接案。

Linn開始積極地與倫敦工作室接洽,但傳去的訊息如投石入海,沒有得到一絲回應。但她並不因此消沉,而是更積極地創作,並把新作品陸續放上累積數年創作紀錄的社群上。慢慢的,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她,甚至連跨國大公司都看見了她的創作。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攝影/艾莉歐

展覽裡頭的〈女孩〉系列,就是在剛回倫敦時創作出來的。畫裡的這些女孩,除了擁有Linn喜愛的乾淨整潔的線條,以及柔和安靜的色調,更有自主自信的姿態,似乎絲毫不受外在的挫敗影響。我們詢問她,這些女孩是否有參考素材?Linn表示,人們期盼的女性似乎都是嬌小可愛、纖瘦苗條的,而不會長成這副有著小顆頭顱、龐大身軀的模樣,再者,由於總是一個人工作,那些姿勢則是她自己在相機或電腦前擺出來的,她就是自己作品的模特兒。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Linn用「胖胖的」來形容自己小時候的模樣,以及她一直以來也並非紙板模特兒的身材這兩件事,任誰都能感受到,這個瑞典女孩正在靠自己的自信力量,努力打破框架,要人感受到女性的另種美麗。然而在這樣的信念下,她也沒有要把自己的想法強行灌諸他人身上的慾望——畫面上的女孩看不到臉,Linn說,她希望人們可以自由感受畫面帶來的感覺,縱使與她原先想得很不一樣。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女孩3〉 © Linn Fritz

Linn意識到社會對女性的限制,她希望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無論是靠自己的專業,或是和人合作。在倫敦的那家工作室裡,Linn是裡頭唯一的女姓員工——男性則有十位。後來與朋友談聊時,也發現同樣的狀況。爾後,她更進一步發現,學設計的女性並不比男性少,然而在就業時,相較於創意工作,女性寧願從事更安全穩定的工作,並且,女性在結婚生子前,與男性的薪資不相上下,只是女孩一但成為母親,薪資條件就與男性漸離漸遠。

這些衝擊默默在這個來自北歐平權國家的女孩醞釀,五年前,當她結束在澳洲相對平等的工作,回到倫敦自由接案後,為了讓女性設計師擁有可以安心交流的空間,Linn與兩位朋友成立了推廣設計平權的網路平台「PUN▽NIMATION」。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這個平台裡,每個會員都能擁有自己的banner,以黃黑白三色設計自我圖像,並能由此點擊獲知技術特長與個人網頁連結。在顏色的限定下,不僅達到視覺的統一,更能看到設計師各自的創作風格。我們好奇為什麼使用黃色,Linn說是因為,相較於社群媒體愛用的藍、積極的紅、自然的綠等,黃色既少被使用又顯眼,恰是女性設計師們所需的。

只是她沒想到,小小的念頭卻獲得熱烈的迴響。短短幾年內,這個女性限定、集結動畫師、平面設計師等專業的人才平台,引來了全球兩千多個會員,而在Facebook、Instagram社團上也總是有許多人在裡頭交流。這樣的盛況,也讓各大公司想找人才時,會想到這個集結眾多女性設計師的平台。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photo from FB: PUN▽NIMATION

我們詢問Linn,這樣為女性爭取平權的網站,在這些年沒有遇上攻擊或質疑嗎?她表示一開始有,但是平台的成員如同大家庭一般,似乎都善用了女性的溝通特質,總能快速進行討論,並耐心向對方介紹這個平台的宗旨。慢慢的,懷疑的聲音越來越少,支持者則日益增多。當Linn感到疲累時,她見到有這麼的人在當中得到機會與力量,並且大夥擁有這麼美好的友誼,她就充滿力量。

但這個瑞典女孩和她的夥伴顯然不滿足停駐於此,她們想到跨性別、酷兒等更少數的性別族群,希望他們也能被看見。由於原先的名字帶有濃厚的女性色彩,對新進族群帶有隔絕性,但他們又不希望新名字離原先的太遠,在集思廣益下,PUN▽NIMATION近來改成了帶有「全部」意涵pan諧音的PANIMATION。

這不免讓人想起這次展覽最後一個單元「從我到我們」在思考的——「我們是否能夠拋開性別的框架,盡可能包容各種存在與認同,進而彰顯其意義與價值?」這位26歲的女孩,正在嘗試回應這樣的問題,自信地邁步向前。

專訪,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Linn Fritz,瑞典,panimation,性別平權,女力,極簡,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女孩6〉 © Linn Fritz

你可以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 見到Linn和從世界各國而來共10位女性創作者的作品,特展期間的每周六日舉辦多場的藝術工作坊與職涯探索活動。女孩們的作品等你喔!

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11月27日(三)至2020年2月9日(日)
週一至週日09:00-17:00;
(12/21/11/61/11、春節1/24-27日、2/3休館)
展覽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第一展覽室(新北市板橋區莊敬路62號1樓)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瘋設計

新北市藝文中心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tpcartcenter/
新北市藝文中心 官網 http://www.artcenter.ntpc.gov.tw/


2019/12/14(六) 14:00-16:00
餐桌上的生活風景–彩繪玻璃工作坊

講師:愛倫公主,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愛倫公主帶領大家將生活中常看到的玻璃瓶變成為畫布,透過發想創作變成餐桌上的一抹美麗風景,動動手就讓尋常的生活物件變成創意擺設小物,原來居家環境中也可是處處有藝術!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15(日) 14:00-16:00
用畫筆在世界轉圈圈 –吳欣芷插畫創作分享

講師:吳欣芷,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對於踏入插畫產業,成為專職創作者的大家,對於插畫工作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認知跟期待呢?入圍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的吳欣芷分享她參與多次國際插畫展、以及在競爭激烈的歐洲插畫市場出版個人圖文書的過程,希望為有意往插畫領域發展的朋友們分享其經驗。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21(六)14:00-16:00
疊影-蠟筆創作工作坊 

講師:王立心,當代藝術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撕開層層疊疊的自我…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立心以蠟筆作為媒材,專注於人物肖像,但她未追尋西方消像畫傳統中那分相似性,捕捉生命的表情、召喚記憶並非她創作的首要意義。她將帶領大家利用蠟筆厚塗與放鬆的筆觸,複畫自我圖像於描圖紙上,探詢內在與外在的臉龐,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呢?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20/01/04(六) 14:00-16:00
從我到我們-繽紛光譜插畫工作坊

講師:愛倫公主,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不同色彩、圖形、線條可以組合出各式各樣的畫面…藝術家愛倫公主帶領大家以光譜色紙張、幾何圖案、黑色畫筆等材料,透過想像力,繪製出不同肖像,再製作成專屬的小書。翻開小書,會發現其實這個「我」就是「我們」,因為創作可是是包容多元身分與認同,及凝聚不同社群的媒介。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專訪|臉書谷歌指定合作,推動設計平權的瑞典女孩─Linn Fritz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色彩繽紛像素化木雕 探索人類心靈深處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像素化木雕

人類的情感是如此複雜,在某些時候可能又哭又笑,就連自己分不清是開心還是難過。澳洲的雕塑藝術家吉爾.布魯維爾(Gil Bruvel),他發表了「彎曲線條」(Bending the Lines)系列的木雕創作,利用單一素材,也是色彩鮮豔的木棍組合而成,將人像轉變成像素化木雕,企圖來表達複雜的人類情感。

像素本來是指影像顯示的基本單位,然而Bruvel將它視為人類情感的組合零件,每一件像素化木雕作品,從正面看是一張平靜的面孔,另一邊看則是色彩繽紛的抽象圖案,代表人類內在思想跟情緒的複雜。每一根塗上不同顏色油漆的木棍代表不同層次的思想,每一層顏色也不盡相同,色彩越多越複雜,則是反映內心情感也更多變。

Bruvel認為人類是由非常複雜的神經系統組合而成,這些神經讓我們感受並表達我們的情感。而這些像素化的面孔則是表現內心深處不欲人知的一面,面孔的另一面象徵大腦內突觸的抽象視覺。木棍的並排置放則是模仿構成人類心理的途徑,說明了這是在表面看不見的思想複雜性」。

「這些作品模仿人類心理的深度,讓觀者可以從每個你所知道的角度,重新以新的視角體驗這些藝術品,去了解各個雕塑的摺痕和陰影。」Bruvel這麼說道。雖然每一張臉都是獨一無二的,面部的平和狀態表示他們內心和諧,這種顯於外的和諧是經過深思熟慮而實現,但內心深處是否真如外表一樣?這些平靜的臉孔跟內部表情形成的對比,值得你去深思?

圖文提供/my modern met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色彩繽紛像素化木雕 探索人類心靈深處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觀點|你買的是一根香蕉嗎?不!你買的是一根卡特蘭的香蕉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這幾天國際間最熱門的藝術新聞,莫過於一根用膠帶貼在牆上的香蕉,以12至15萬美元價格成交。更有趣的是,有個行為藝術家達圖納竟當眾撕開膠帶,吃起了牆上的天價香蕉。然而,達圖納吃掉的香蕉,跟藝術作品本身有什麼關係?這件作品除了讓人再反思藝術是什麼這個老問題之餘,我們也能就這件作品來思考──如果藝術可以是種概念表達,又為什麼這樣的想法與呈現可以賣到400多萬?我們找到「RG’s Anatomy of Art / RG式藝術解析學」的觀點,如果是你,又會怎麼看這件「膠帶香蕉」作品?


我喜歡莫瑞吉奧 ‧ 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

你也可以動手做

昨天的新聞是他的一件2019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Miami Beach)出售的作品《喜劇演員》(Comedian竟然是一件藝術品,還有人買。這件作品有三個版本,前兩版已經以每版12萬美金售出,第三版將提高到15萬美金。這作品長這樣,是他在邁阿密當地的小雜貨店購入普通香蕉,再用封箱膠帶黏到牆壁上。

Courtesy of Artnet.com

這件作品的開端很偶然(或者出人意料地「隨便」),他自述當時他思考製作一個外形像香蕉的雕塑,為了激發靈感,他每次旅行時都隨身帶一根香蕉。(順帶一提,他另一件作品1996年的《小松鼠自殺事件》 [ Bidibidobidiboo ] 是他當時在倫敦辦展時突然看到一隻松鼠。)

《小松鼠自殺事件》,1996,松鼠標本、陶瓷、防火膠板、木材、漆料、鋼,真實大小。

為什麼有人買?──卡特蘭的手法和中心思想

無規矩不得成方圓,但只有方圓又太無趣。卡特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挑開道貌岸然的面紗,讓人覺得詼諧之餘又有著自我思考的空間

卡特蘭通常會運用畫作的名稱、現成物(動物標本、圖像等)形成作品。「表達」這個動作的本身和「觀念」才是其真正的作品,而不是我們眼見的物件本身,就像其他概念藝術家對現成物的使用。

《一把和三把椅子》,約瑟夫 ‧ 科蘇特(Joseph Kosuth),1965。該作品展示一張木質折疊椅、一張已安裝椅子的照片,以及在字典中定義「椅子」的說明文字的放大照片。
《噴泉》,馬歇爾 ‧ 杜象,現成物,已失去的原作創於1917年,現存為1964年複製品,倫敦泰特畫廊。

觀看他的作品,有二個關鍵思想必須時時記於心。

一是圖像(Iconography)&指標(Icon

二是複製(Copy)&原創(Origin

對他來說,複製不是單純的照抄,而是對該事物有著深度體悟後賦予原始概念新的意涵。因此,他的作品儘管簡單,但端看觀者對文化的了解程度深淺,帶著這些前提來看和解讀他的作品,這使得在他的作品不只存在一個簡單陳述的概念,香蕉不只是香蕉。

這其實不是他第一次用封箱膠帶貼個什麼到牆上

1999年的作品,他將他的畫廊經理人馬西莫 ‧ 德 ‧ 卡洛(Massimo de Carlo)貼在米蘭的畫廊牆上一天,這是裝置,也是行為活動,最後以照片記錄文件作為作品,共10版,258x192cm.(再順帶一提,他的另一個畫廊經理人貝浩登[Emmanuel Perrotin],1995年則是穿上了件兔子服)。

《名副其實的風流兔子》,1995,silver dye bleach film,183 x 122 cm | 6.0 ft x 48 inch (x3) Edition of 3+1AP

膠帶不只是膠帶,可能是指稱「壓制」、「宰制」、「束縛」等。

中年男子想當然而不只是中年男子,他是某人的父親、兄長、老公、藝術經紀人,所以當兩者相加時,這就變得很有趣,

「藝術家把一個畫廊老闆給束縛得動彈不得於牆上陳列。」

回頭看看《喜劇演員》,相信它在你心中已有別於一根10元的香蕉。

#香蕉做為一個符號、指標,行之有年,如Andy Warhol的香蕉也不是一根10元的香蕉,可說和香蕉有關的作品中最出名的一件。

為什麼這麼貴?──品牌藝術家

這要再進一步提到「品牌藝術家」的概念。

上世紀80年代以降,藝術家將自身當成一個品牌經營,其創作歷程不再只是風格脈絡的釀成,還是一個品牌的與發展。這些藝術家遊走在傳統藝術界和市場:

1.通常很早就具有藝術家品牌意識,對「消費」&「市場」具相當敏銳度(不論是否將「消費社會」直接作為其創作主題);

2.對於品牌(也就是其自身)和為了保持品牌有著必要的執著(請回想總是西裝畢挺如商人出現的傑夫。孔斯[Jeff Koons], 妹妹頭紅脣和點點裝的草間彌生);

3.「表達」和「表現」通常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多於作品本身,因此作品在形象上通常簡單易讀,一目瞭然,並且不同於傳統對藝術品單一和獨特性的追求,允許大量複製的多版數,以及跨界商品;

4.傳統隱藏於作品下的脈絡和風格也顯而易見地轉為重覆出現的標誌(Icon),如同商標。

5 .藝術家有著品牌故事(Brand story)。

也因此,真正的「作品」在這些藝術家而言,從來不只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如何表現+藝術家」。藝術家本身就是最大的作品!這使得藝術家和具名望的畫廊或美術館合作,成了兩個品牌的合作;藝術家的社交和展覽等活動,成了行為藝術,也是造勢活動,近期的例子就是Banksy在2018年蘇富比拍場落槌後即自毀的《氣球女孩》( Girl With a Balloon,2006),帶動了其作品的市場價格,尤其是《氣球女孩》;另外,Kaws在各大美術館和各城市的展示以及隨之推出限量公仔也是一例。

就像是Hermès等名牌,數字化的價格是和商標聯結的,代表了市場中的價值位階和場域的信心位階,量化價值,這使得價格本身也成為一種行銷語言。

他們買的是一根香蕉?

不,是買了一個品牌產品,買了一個概念,買了一個他們覺得值得的東西。

【同場加映】

每次講到「值不值得」這件事,我都會想到歷史上最有名的法院攻防,19世紀藝術評論家羅斯金(John Ruskin)和藝術家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羅斯金認為惠斯勒的畫是「把一罐顏料拋到公眾臉上而索取兩百個基尼」。這些問答時至今日都將有所不同

惠斯勒在法庭上的辯護 (法庭記錄)

「噢,兩天!兩天的勞動,那麼,就為這,您要價兩百個基尼?」

「不!──是為了我一生的修養。」

《黑色和金色的夜曲:降落的煙火》 ,惠斯特,油彩畫板,60.3 x 46.4 cm 1874,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

圖文提供/RG’s Anatomy of Art / RG式藝術解析學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觀點|你買的是一根香蕉嗎?不!你買的是一根卡特蘭的香蕉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Banksy耶誕新作超暖心!雪白馴鹿帶遊民遨遊天際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國際知名的英國塗鴉大師Banksy帶來聖誕驚喜新作!

在英國伯明罕珠寶區的一條長椅上,Banksy在常有遊民躺臥的長椅旁,畫上了兩隻馴鹿,讓躺臥在上的人似乎化身聖誕使者,要讓駕車馴鹿帶著去遨遊天際。

Banksy在Instagram放上一段影片,影片中一名叫萊恩(Ryan)的遊民坐到長椅上,後來更躺了下來。Banksy在影片下發文表示:「天佑伯明罕,在我們拍攝長椅上的萊恩這二十分鐘內,路人為他帶來一杯熱飲、兩個巧克力棒和一個打火機——在他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

作品對街的珠寶店老闆說,這幅壁畫在12/6出現,但在Banksy發出貼文後,便有許多人慕名前來拍照。在影片中,馴鹿的鼻頭還是白的,但英國BBC記者席德維爾(Ben Sidwell)發現,仍有人跨過圍欄,以紅漆將鼻頭噴上顏色。

Banksy,班克斯,班克西,塗鴉,聖誕,耶誕,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伯明罕珠寶區顧名思義珠寶店林立,是著名歷史文化區及文創區。當地協進會成員克蘭(Luke Crane)表示,現在最重要的是要保護這件作品:「我們希望能確保它成為社區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帶走。」

「它出現在一年中很好的時機點」克蘭繼續說,「我們沒有預期它的到來,但這時間真的很好。」克蘭認為這件作品很明顯與遊民相關,而這正個為他們提供關愛的時刻。

相較於今年的遊民駕雪橇上街,去年聖誕,Banksy作品則是現身在南威爾斯小鎮一面車庫牆上——抬頭張嘴的男孩舉臂迎接的,原以為是雪花,但見到轉角燃燒的鐵桶畫後才發現是飄落的灰燼,引發關注空氣污染議題。

Banksy,班克斯,班克西,塗鴉,聖誕,耶誕,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文資料/CBSNEWS、 Ben Sidwell twitter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Banksy耶誕新作超暖心!雪白馴鹿帶遊民遨遊天際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女孩,我們的身分多重,但曾經都只是個孩子—Sveta Doroshev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我們早已忘記的童年中,找到無罪與真相之間的平衡

「無憂無慮」對於成為大人的我們來說是「童年」的代名詞,但事實上在童年時所受到的傷害若未及時處理,長大後便會隱藏起來難以捉摸。插畫家斯薇塔.多羅謝娃 (Sveta Dorosheva)卻通過有力的黑白素描,重現了兒童時期的多彩生活。這些孩子們從畫面上張著大眼睛注視著我們,注視著成年後可能做不到的那些事。

童書

Sveta來自烏克蘭現居以色列,目前專注於在敘事插圖,社論插圖和書籍藝術領域工作。從作品中不難發現她對神話和童話的深深迷戀。Sveta擅長用她細膩的線條,同時創造出真正令人心動和心碎的事物。2014-2015年在俄羅斯出版《石花之地:神秘人物的童話指南》,剛發行六個月內賣超過1萬本,還入選2016年俄羅斯國家暢銷書大獎。


紅色是有趣卻無意義的點子,或許也是我們記憶中不想抹去的依戀

帶著夢幻與神秘色彩的黑白作品中,總有那麼點紅色—雖然她本人說那是沒有意義的存在,只是覺得有趣,想要增加整本書的視覺張力。但那些紅色卻令人不自覺得望向畫面的更深處。而這些創作根基,來自於童年時代那現實與想像之間模糊的交界,創意與天真正不斷延伸交織在一起。

Sveta透過陪伴三個孩子成長的時間重新檢視自己的童年,她將與小孩的故事畫成日記插畫發布在Facebook上,引發了廣大的迴響。接著她被出版社邀請,根據這些故事寫成一本書,內容包含了關於父母身分與對教育的建議。但是Sveta認為這世上沒有人能夠準確地告訴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小孩,因為父母是宇宙中最艱難的任務,無論如何應該要給他們正面的肯定和安慰。因此她製作了《爸媽接招》(How to handle a child)一書。

她花兩周時間選擇繪圖技法、適合的紙張跟墨。接著她先處理整本書圖像約略的排版、繪製一半的草圖, 希望另一半的圖像產出會比較容易些。她收集素材,像是老照片,因為她想要忠於時代正確性,像是插畫中出現的學校場景的課桌椅-學生制服、那時候蘇聯家中的家具、家裡的地毯、庭園、報紙等。Sveta在這本書加入了觀看自己童年的概念,畫出了22篇與主題相關的插畫作品。


在成長中我們都得面臨一次崩壞,然後重建出新的人生

出生在前蘇聯的一個工業城市,有一個典型的蘇聯童年,她提到自己曾經是「先驅者」,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好成績。但當她應該要成為一個大展長才的青年時,蘇聯解體了。她無法理解當下的心情,而後與家人分開獨自搬到基輔擔任廣告翻譯,記者,設計師,藝術與創意總監。 結婚之後生了大兒子,於是工作、家庭、畫畫這三者之間如果不能合而為一,她就得犧牲其中一個。因此她毅然在事業高峰時後辭去工作,放棄一切搬到以色列,隨著兩個兒子出生,她離工作職場越來越遠。

她一天的生活是送孩子們(三個兒子)去幼稚園跟學校,接下來到中午時間她有自己的工作時間,小孩子從學校回到後一直到晚上她繼續扮演媽媽的角色,到孩子們睡覺後她才可以再接續創作。她說在育兒期間插畫與編輯插畫書籍是令人愉快地消遣方式,但在太太,母親與插畫家身分之間,她正在尋求一個平衡點,而且正突破艱難時期往好的地方邁進。

參考資料:THE PLUS  


* 聖誕快樂 *

想要擁有Sveta 筆下那些奇幻童話嗎?12/11-15城編在粉絲團發起【女孩.女孩來送好禮】活動喔!
請回答下列問題:
在文章中插畫家Sveta所繪製的畫面中,畫面中唯一的「彩色」是甚麼顏色?
(A)黑色
(B)白色
(C)紅色
(D)以上皆是

將「答案選項+@一位好友+#跟我一起去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貼到 【女孩.女孩來送好禮】 下方留言,即可抽Sveta Dorosheva插畫桌曆一本。數量有限,快來參加唷!

(拍照會有色偏,顏色以實體為準)


這樣看女孩們,是否讓你覺得有趣?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 邀請到8國10位女性創作者共同參展,特展期間的每周六日舉辦多場的藝術工作坊與職涯探索活動。女孩們的作品等你喔!

2019/12/14(六) 14:00-16:00
餐桌上的生活風景–彩繪玻璃工作坊

講師:愛倫公主,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愛倫公主帶領大家將生活中常看到的玻璃瓶變成為畫布,透過發想創作變成餐桌上的一抹美麗風景,動動手就讓尋常的生活物件變成創意擺設小物,原來居家環境中也可是處處有藝術!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15(日) 14:00-16:00
用畫筆在世界轉圈圈 –吳欣芷插畫創作分享

講師:吳欣芷,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對於踏入插畫產業,成為專職創作者的大家,對於插畫工作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認知跟期待呢?入圍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的吳欣芷分享她參與多次國際插畫展、以及在競爭激烈的歐洲插畫市場出版個人圖文書的過程,希望為有意往插畫領域發展的朋友們分享其經驗。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19/12/21(六)14:00-16:00
疊影-蠟筆創作工作坊 

講師:王立心,當代藝術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撕開層層疊疊的自我…

台灣當代藝術家王立心以蠟筆作為媒材,專注於人物肖像,但她未追尋西方消像畫傳統中那分相似性,捕捉生命的表情、召喚記憶並非她創作的首要意義。她將帶領大家利用蠟筆厚塗與放鬆的筆觸,複畫自我圖像於描圖紙上,探詢內在與外在的臉龐,究竟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呢?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2020/01/04(六) 14:00-16:00
從我到我們-繽紛光譜插畫工作坊

講師:愛倫公主,當代藝術家暨插畫家,本展參展藝術家        不同色彩、圖形、線條可以組合出各式各樣的畫面…藝術家愛倫公主帶領大家以光譜色紙張、幾何圖案、黑色畫筆等材料,透過想像力,繪製出不同肖像,再製作成專屬的小書。翻開小書,會發現其實這個「我」就是「我們」,因為創作可是是包容多元身分與認同,及凝聚不同社群的媒介。

了解更多|免費報名資訊


女孩女孩國際圖文藝術創作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11月27日(三)至2020年2月9日(日)
週一至週日09:00-17:00;
(12/21/11/61/11、春節1/24-27日、2/3休館)
展覽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 第一展覽室(新北市板橋區莊敬路62號1樓)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瘋設計

新北市藝文中心 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tpcartcenter/
新北市藝文中心 官網 http://www.artcenter.ntpc.gov.tw/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女孩,我們的身分多重,但曾經都只是個孩子—Sveta Doroshev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深受日本時尚圈推崇,福山雅治的攝影老師—植田正治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植田正治(Ueda Shoji,1913-2000)是以獨特風格「植田調」風靡歐美的攝影大師,他以拍攝家鄉鳥取縣周圍的沙丘(總長約350公里)系列作品而聞名。

攝影大師植田正治 ©Shoji Ueda Office

植田正治於1913年出生於日本鳥取縣,1930年開始為雜誌拍攝撰稿,於是展開了他的攝影生涯。年輕時候,即第一、二次大戰以前,藝術中的前衛表現已在日本興起,但植田正治,不受任何潮流、運動影響,只追求他所認可的藝術。植田正治喜歡拍攝風景:他的家鄉、與家人、其周圍的事物,其作品永遠維持一種攝影的溫度,在質量、時間、文化上,都留下了恆久的意義。也因此,他的攝影獨樹一格、無人可及,也以至於所謂的「植田調」,直至今日仍是深獲好評。

植田正治,有妻子的沙丘風景,1950 ©Shoji Ueda Office_1210
植田正治,有妻子的沙丘風景,1950 ©Shoji Ueda Office_1210

他以在鳥取沙丘中拍攝的優雅系列建立了他的名聲,隨後也陸續發表多個系列、包括彩色攝影,1971年出版的《童曆》等攝影作品繼續獲得好評。1972年,他第一次到歐洲,出版並發表了《無聲的回憶》,並被被邀請參加1978年和1987年的法國阿爾勒攝影節。

植田正治,童曆,1960 ©Shoji Ueda Office_1210

日本知名藝人福山雅治在1994年與植田正治合作拍攝《Hello》專輯寫真,而封面就是植天正治故鄉鳥取縣的著名沙丘。這一拍讓福山暫時放下吉他,拿起Leica與植田學習攝影。兩年的攝影生活讓福山承襲了植田的精神,其攝影作品中也展現了「不刻意營造氣氛,用不斷拍攝來捕捉各種『偶然』」。

《Hello》 專輯封面

以M. Fukuyama為名在攝影界持續拍攝的福山,在描述植田正治時曾說「他用業餘的心態將自己完全投入在攝影中,隨時都為了捕捉到各種畫面而開心。」這讓福山體認到做任何事,都要保持初心「攝影要持續進步就得像植田先生一樣,一直拍到80幾歲呢。」


植田正治青年時期受到西方攝影的啟發,他一邊在家鄉經營照相館,一邊保持著熱情不羈的「業餘」精神,研究攝影技術,專心拍攝。他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魔力,元素簡單卻又充滿綿密的情感,捕捉到的每個畫面似乎都包含了多故事與幻想空間,令人回味再三。他的作品被眾多美術館收藏著,如紐約現代美術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並在1996年獲得法國政府文化部的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他於2000年去世,享年87歲。

植田正治,少女們,c.1945 ©Shoji Ueda Office_1210
植田正治,少女四態,1939 ©Shoji Ueda Office_1210
植田正治,小狐登場,1948 ©Shoji Ueda Office_1210
植田正治,Henoheno Moheno,1949 ©Shoji Ueda Office_1210
植田正治,拿著氣球的自拍照,c.1960 ©Shoji Ueda Office_1210

文字資料來源/ digiphoto.techbang.com、Each Modern 亞紀畫廊《植田正治逝世20年紀念回顧展》新聞稿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深受日本時尚圈推崇,福山雅治的攝影老師—植田正治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用畫筆遊走療癒跟孤獨 Felicia Chiao的奇幻冒險世界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當你一個人時,你通常會怎麼度過一個人的時間呢?窩在角落靜靜的曬日光浴發呆,還是拿本書享受安靜的閱讀時刻,或是什麼也不做的與自己相處就好。 現居美國的臺灣插畫家Felicia Chiao以她的畫筆重新詮釋一個人的各種時光,慵懶自由,無憂無慮或是放空耍廢,讓你明白,原來一個人也是可以很療癒的。

Felicia的插畫偏向橘黃慵懶色調,或許是畫面總是有著滿滿的和煦陽光,透過窗戶灑滿屋內各個角落,唯一不變的就是癱坐在屋中的光頭小人,他面無表情卻隱約看起來犯懶,這個小人則被稱做孤獨星人。孤獨星人偶爾也有朋友,雖然朋友看起來像是一種不知名的生物,但你可以在很多畫面中看見他們互相陪伴。

「我喜歡畫簡單的線條和形狀,對於每個構圖,我通常只是把我想畫的畫出來而已。其實當我專心畫畫時並不會想太多,對我來說,畫畫可以減輕工作壓力,因為這實在太有趣了。」Felicia Chiao這麼告訴Colossal。她使用馬克筆和中性筆這兩種簡單工具,畫出許多富有想像力的場景,在IG上吸引了八萬多粉絲追蹤 , 當追蹤粉絲突破新高人數時,Felicia Chiao還忍不住發文表示「你們都是瘋了嗎?但謝謝你們的支持!」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Taiwan, how are you so pretty? 🍃🌿🌳🌸✨

A post shared by Felicia Chiao (@feliciachiao) on

出生自臺灣的Felicia Chiao,在她的插畫中也會看見臺灣的風景一角,當看到熟悉的風景出現時,讓城編忍不住看了會心一笑啊! 目前Felicia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還是會拿起畫筆畫畫,這是從她在大學期間就維持的習慣,Felicia認為能夠兼顧兩個是一件很幸運的事,為她的生活跟工作創造了一種良好的平衡。

圖文提供/colossal、Felicia Chiao Instagram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用畫筆遊走療癒跟孤獨 Felicia Chiao的奇幻冒險世界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法國洛可可|可愛背後的醜陋象徵主義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洛可可式風格以精美的裝飾藝術而著稱,在18世紀的法國盛行。藝術家們以巴洛克時期的輝煌為基礎,加上輕鬆的自然美學來創作,呈現與巴洛克同樣的奢華風情又擁有獨特趣味的藝術品。

《 鞦韆 The Swing》 這幅畫這般細膩華麗,畫面上充滿糖果色的世界,可以說是洛可可藝術運動的代表作品,在這一個鬱鬱蔥蔥夢幻般的花園中,可人的女士在兩位紳士之間搖擺飛舞。

Jean-HonoréFragonard,《 鞦韆 The Swing》,1767年。照片/Wikimedia Commons

大眾對於《 鞦韆 The Swing》的理解,這可能是一見鍾情的場景。但是,事實上這幅畫的象徵意義,是我們這種平凡老百姓想像不到的…


為了充分理解這幅歷久不衰的傑作,我們必須先了解洛可可式的興起以及繪畫細節中的傳統符號。

洛可可繪畫世界

伴隨著巴洛克藝術的奢華和力量,出現了輕輕鬆鬆的洛可可藝術運動,該運動在18世紀的法國盛行,然後傳播到其他歐洲國家。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當時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石窟和噴泉裝飾方式影響,發展出Rocaille裝飾,泛指混和了鵝卵石,貝殼,和水泥的飾品,在1730年代,Rocaille裝飾啟發了裝飾傢具和室內設計中的有機曲線。

在繪畫中,這種裝飾風格轉變為「異想天開」的敘事方式,柔和的色彩和流暢的形式,充分展現在美學和創作主題上,《 鞦韆 The Swing》是洛可可藝術中末期且集大成的創作。

Jean-Honoré Fragonard, 《 翹翹板 The See-Saw》, 1750-5。照片/Wikimedia Commons

兩男一女的鞦韆

讓·霍諾雷·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Fragonard)同時以喜劇和享樂主義的流派繪畫成名於當時,他於1767年受聖朱利安男爵(Baron de Saint-Julien)委託完成了《 鞦韆 The Swing》這幅名作,它被公認為是弗拉戈納爾最成功,最受喜愛的藝術品。

Jean-HonoréFragonard,《Self-Portrait in a Renaissance Costume》,1760-70年。。照片/Wikimedia Commons

《 鞦韆 The Swing》的故事始於男爵路易斯·紀堯姆·巴耶特·德·聖朱利安男爵的委託,他想要一幅情婦的肖像,但特別要求畫中的情婦被主教推到鞦韆上,而他(男爵)抬頭看情婦的裙底……其挑釁意圖相當明顯。

當時大多數畫家都迴避這項任務,但弗拉戈納爾高興地承接這個案件,畢竟描繪感性放縱的場景是他的創作特色。從作品細節中可以看出弗拉戈納爾不但將男爵的嘲諷表露無遺,並將主教代換為帶著綠帽子的老公。


醜陋的象徵主義

《 鞦韆 The Swing》本身充滿了無與倫比的歡樂和狂喜。這位身穿蓬鬆芭蕾舞裙粉色連衣裙的女士坐在像徵甜美的紅色座墊上,飛盪穿過稀疏的樹葉,直到她將粉紅色高跟鞋從腳上踢下來,讓下面欣喜若狂的紳士看向她的裙底。

在當時,鞦韆被認為是不忠行為的象徵這位女子將高跟鞋踢出,讓看到她雙腿的男子心煩意亂,這等於公開女士與兩男之間的輕浮遊戲。她甚至有意地將鞋子朝向擁有天使翅膀的雕像(暗示為邱比特)的方向,而癡迷的男子則伸出了充滿性暗示的手臂。

Jean-HonoréFragonard,《 鞦韆 The Swing》,1767年。照片/Wikimedia Commons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從畫面的其他配置看到更明確的像徵意義。位於綠帽老公前方的小狗是忠誠的象徵,牠朝女士鞦韆的方向吠叫以示警告,但老公卻聽不見。此外,老公右方有著兩尊天使雕像皆朝著丘比特的方向看,丘比特則風趣抬起了手指,向嘴唇發出噓聲。

Jean-HonoréFragonard,《 鞦韆 The Swing》,1767年。照片/Wikimedia Commons

糖果色的歡樂令人難以抵抗

如今,《 鞦韆 The Swing》被華萊士收藏著收藏中還包含許多在英國倫敦廣受好評的洛可可作品。由於這幅畫不論是在不倫情節的直白暗示還是糖果色般的甜膩,其輕浮和浪漫的異想天開都讓它仍然保持著很高的知名度,甚至在流行文化和時尚中得到了借鑒。最著名的也許是時裝設計師Manolo Blahnik,他為索非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的電影《凡爾賽拜金女Marie Antoinette》設計了一雙靈感來自Swing的鞋子。

資料來源/My Modern Met@Margherita Cole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法國洛可可|可愛背後的醜陋象徵主義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AI時代的人文衝擊|如何掌握未來?PTT之父杜奕瑾以藝術決勝負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AI)的應用,是各產業領域的重要趨勢,然而,AI的存在不僅能取代簡單而重複的例行性事務,我們能見到,在理性智識判斷領域中,AlphaGo橫掃頂尖圍棋棋士、印尼也計畫以AI取代高級官員,而在以人類創造力為尊的藝術上,去年AI創作的肖像畫在佳士得以台幣約1334萬元成交,這不免要讓人自問──AI到底是輔助工具,還是能全面取代人類價值?

杜奕瑾,ptt, AI時代的人文衝擊,AI,人工智慧,藝術,創造力,取代,雅婷逐字稿,雅婷鋼琴師, 齊柏林,城市美學新態度
AI所繪製的肖像畫「Edmond de Belamy」,在2018年佳士得10月拍賣會上,以432,500美元成交。(圖取自佳士得網站)

由洪建全基金會張淑征創意總監擔任總策劃與主持,以「AI 時代的人文衝擊」為題,邀請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編舞家黃翊、新媒體藝術家鄭先喻,依序分享其立基於現代科技發展的藝術創作──你會非常訝異AI能在藝術上發揮怎樣的功用!


人稱「批踢踢大神」杜奕瑾,在台大資工系時期即創設至今華文世界最大的BBS網路社群PTT,旅美多年,最終在微軟出任人工智慧部門亞太區首席研發總監。有感於台灣因產業政策導致科技人材外流問題,2017年回台成立AI Labs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欲以數位科技開創更多可能。

杜奕瑾認為,誰先掌握未來的體驗,誰就能創造最大價值──過去,微軟定義出什麼是 PC,蘋果定義出什麼是手機,而再來要掌握的,當是「人機介面」。為了造就傑出的人機介面,杜奕瑾提出了以下觀念:未來科技以人為本,人機是科技入口,藝術定義人機深度,文化成就藝術高度。

杜奕瑾,ptt, AI時代的人文衝擊,AI,人工智慧,藝術,創造力,取代,雅婷逐字稿,雅婷鋼琴師, 齊柏林,城市美學新態度

由於人機介面注重軟體與服務思維,而台灣擁有全世界媒體和經濟最自由的環境,並擁有豐富的藝術人文素養,是極具藝術文化與創意能量的地方,而藝術和文化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當我們有這樣的資產,就不當再把自己鎖入cost down的循環。

現場杜奕瑾以《海路漫行》與這部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技術與齊柏林導演生前作品的影片,展示了「AI無人機空拍」能自動捕捉空景的技術。「如果有無人機和 AI 技術,也許齊柏林導演就不會失事了。」杜奕瑾說。

而在台南市的案子,更顯示其在擁有台南市街景大數據之下,360度一次空拍完成的技術,並擁有美學網路,能考量到影像角度、顏色等環節。除此,還能在景點下自動產生明信片、轉換成水彩或油畫等版本,非常適合運用於城市介紹、空中導覽。

AI Labs至今發展出眾所皆知的「雅婷逐字稿」、與兩廳院合作以即時逐字稿形式協助聽障觀看演出——還能自動翻成英文,再來,他們也創造了能依據人的心情選曲、也能作曲的互動式APP「雅婷鋼琴師」。杜奕瑾認為,音樂最有感情、黏著度最久,每個人都能聽一整天的音樂,是人情感對話工具,於是AI Labs創造了將台灣50萬首歌曲輸入資料庫,訓練雅婷聽音樂,分析音樂、風格、情緒變化再從事創作。現在,他們更進一步發展出讓人彈過四小節後,AI能將鼓和bass的配樂一併完成的功能。該程式之後也會推出App,不禁要人期待之後大家的使用感想。

主持人張淑征詢問,許多人會擔心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杜奕瑾表示,人工智能從經驗裡習得技能,在藝術做也是從既有的創作元素進行重組,這樣的技術能提供人類技術性協助,這與人類有靈魂,擁有能無中生有的創造力是不同的,這部分很難被取代。「人工智能有創造能力又怎麼樣,因為永遠是人在操作它。」杜奕瑾如此自信總結。

杜奕瑾,ptt, AI時代的人文衝擊,AI,人工智慧,藝術,創造力,取代,雅婷逐字稿,雅婷鋼琴師, 齊柏林,城市美學新態度

而就AI興起,家長們當如何讓孩子能更具競爭力的問題,杜奕瑾表示,台灣教育著重考試成績,不讓孩子碰遊戲,然而遊戲裡得以學習的科技創意與人際互動,是這世代所需的能力。並且,杜奕瑾提及在美國尋找人材時發現,「最好的人才都有一個Side Project,也就正職工作以外的私人項目,俗稱不務正業。」

如果能掌握學校給予的基本知識,與其追求滿分,不如鼓勵孩子花更多時間,多方嘗試破壞、觀察探索這個世界,並思考人類問題及科技的用處。「人工智慧做不到的,就是人類找到新的路徑、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的能力。」擁有這樣的能力,才能不被限縮在舊有工業思維與產業,得以掌握未來。

圖片提供/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AI時代的人文衝擊|如何掌握未來?PTT之父杜奕瑾以藝術決勝負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以食物創作療癒身心 美味餐盤成了野生動物園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米飯、辣椒油、黑松露跟一點香菜變成了圓滾滾的刺蝟

提到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會眼神閃閃發光提出自己愛吃的食物,在一般人的眼裡,食物不僅提供身體的能量來源,也能撫慰心靈。但在藝術家眼裡,食物也是創作的材料,美食設計師De Meal Prepper利用每天所吃的食材,完美呈現各種動物以及電影人物,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巧手。

麵條搭配自製番茄醬、扁豆、細香蔥跟羊乳酪,就成了兔子
有著獨特紋路的老虎也難不了De Meal Prepper的手藝
嗜辣者必選的辣椒醬狐狸飯
用印度香米、黑豆跟豆泥做的熊貓,會不會太可愛了呢?
栩栩如生的母雞是利用馬鈴薯泥、酸菜跟胡蘿蔔製作

這些立體感十足的食物創作,還帶有些許繪畫手感,美食設計師又是怎麼辦到的呢?De Meal Prepper使用天然的米飯,蔬菜泥作為主要材料,而香料則是當作水彩,讓陰影顯得更深,亮點則是更為明亮,像是老虎這種有著獨特紋路的動物,使用香料可以讓動物身上的特徵更為明顯精緻,讓人捨不得吃下肚!

奶油可可巧克力鴨子燴飯,有人要吃嗎?
請問有人點了一份新鮮生魚片海龜蓋飯嗎?
用椰奶甜煎餅做成的熱帶鸚鵡

除了動物之外,De Meal Prepper當然有創作卡通跟電影人物,只是這些外表有趣吸睛的美味佳餚,如果出現在餐桌上,真的捨得吃光光嗎?

逼真的艾莎公主是用義大利麵、奶油跟乾酪製作
2019最熱門的電影人物小丑也能用食物重現
怎麼能少了孟克的《吶喊》呢!

圖文來源/my modern met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以食物創作療癒身心 美味餐盤成了野生動物園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 The Rape of Proserpina》冥王綁架少婦案,近400年後重新上訴?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17世紀,義大利的藝術家開始擁抱日趨精緻的風格,這種被稱為巴洛克藝術正朝著過分華麗審美觀轉變,在當時的藝術和建築中均顯而易見,建築師吉安·洛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更是位居前列。除了設計聖彼得大教堂外,貝尼尼還是著名的雕塑家。 其作品大理石雕塑中最具話題性的《 The Rape of Proserpina》製作於17世紀初,它不僅展示了貝爾尼尼對解剖學的掌握程度,更多是透過雕塑的細節呈現動感和戲劇性的能力。

圖 wikipedia

儘管今天的成就繼續為雕塑家贏得讚譽,但《 The Rape of Proserpina》的精神與其表達的意涵卻是備受爭議的儘管它仍然是巴洛克時代和整個大理石雕塑的典型亮點。


《 The Rape of Proserpina》的藝術價值

貝尼尼在23歲即完成著名的大衛像,被當代譽為天才。與米開朗基羅不同的是,貝尼尼強調肌肉線條,正確的比例與臉部細節。其作品的價值在於使用大理石展現出肌膚的彈性,由於過於真實還曾經傳出—使用真人製作—如此駭人的都市傳說。

《 David 》1623-1624,Villa Borghese Rome

《 The Rape of Proserpina》的藝術價值便是完美的體現「肉體」,並將大理石的物理性使用極致。

圖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當冥王的手抓住普洛塞庇娜(Proserpina)的大腿時,他緊握的手指沉入了她看似柔軟的皮膚中。同樣,為使她不堪重負,他彎曲的雙腿和用力的手臂使肌肉浮現出來,而她飄逸的頭髮和扭曲的布裙則暗示著用力抵拒。仔細觀察雙人的神情十分生動,冥王就算被用力推開也還是顯露出歡愉的癡漢表情,暗示此先綁架後強姦已然得逞。而普洛塞庇娜的表情顯示驚恐並留下眼淚,顯示非自願的被得逞,其景象如同真實發生的強姦案件正在你的面前被發生。

圖  wjarek/Shutterstock
wjarek/Shutterstock

貝尼尼的兒子和傳記作家多梅尼科(Domenico)稱其為「溫柔與殘酷的驚人對比」,更加強了《The Rape of Proserpina》的藝術價值。

到此為止,有哪位現代人想站起來罵髒話嗎?


冥王和Proserpina的神話

當然,犯下綁架強姦案的不是貝尼尼,大多數人會說「犯罪歸犯罪,藝術歸藝術」,但若知道這藝術成品背後的涵義,就會發現學會「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Alessandro Allori,《The Abduction of Proserpine》 1570/ 圖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這部作品是描繪羅馬神話中冥王綁架榖神普洛塞庇娜的橋段,難得從冥界上來開眾神會議的冥王黑帝斯,在路過田野時看到了榖神的女兒普洛塞庇娜正在採鮮花,一見鍾情之後二話不說直接擄走!普洛塞庇娜當時還有一個兒子,因此當榖神聽到女兒在冥界尖叫時,氣到讓作物收成失敗,引起眾神宙斯的注意。為了解救荒蕪而死的大地,宙斯協助仲裁,讓普洛塞庇娜能夠在平地與兒子共同生活半年,在冥界陪伴黑帝斯半年。

羅馬神話就是著麼任性且沙文,這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事實。但讓貝尼尼借用如此荒謬的故事完成雕塑作品的是紅衣主教西皮奧·博爾蓋塞(Scipione Borghese)。博爾蓋塞表面上以累積羅馬教皇的收藏為藉口,贊助貝尼尼製作符合他個人喜好的藝術品,除了《The Rape of Proserpina》外還有《阿波羅與黛芙妮》也是女性受到性騷擾的驚恐當下。

《阿波羅與黛芙妮》

他以自己的名義和教皇的名義藉由羅馬教皇的稅費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並為博爾蓋塞家族獲購入大量土地。

到此為止,你還會認同「犯罪歸犯罪,藝術歸藝術」嗎?


《 The Rape of Proserpina》與 #Me Too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貝爾尼尼的雕塑引起了轟動並讓巴洛克風格成為古典藝術的主流。但是,讚揚描繪暴力綁架的場景本身是不可取的。而最近幾年由於 #Me Too 運動的盛行,終於讓藝術圈的大人們注意到這件事…

例如,舊金山美術博物館館長托馬斯·坎貝爾(Thomas Campbell)稱讚了作品的「引人注目,催眠甚至啟發性」的元素。「但是,」他補充說「近幾年從 #Me Too 運動中獲得不同的想法。我以前都把這類作品當作藝術雕塑的學術研究,畢竟綁架場景在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藝術中很常見。現在,我正努力重新調整對這項工作的看法。」

如今,關於可能存在問題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討論正成為焦點。但是,並不是嚴格禁止或毀掉它就好。在《 The Rape of Proserpina》的爭議中,我們會到通過古典和當代的視角看待藝術作品時,可以讓我們欣賞藝術同時對所描繪的內容保持批判性,也是正向的 #Me Too 意義。

資料來源/My Modern Met,wikipedia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 The Rape of Proserpina》冥王綁架少婦案,近400年後重新上訴?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AI時代的人文衝擊|AI有靈魂?黃翊的靈魂標本打造實驗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許多人對黃翊的認識,當從《黃翊與庫卡》開始的。這部人機共舞的科技跨界創作舞蹈,是編舞家黃翊找上了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開啟合作,而為了和機器人手臂共舞,他開始學習編寫程式,認知人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後來就往這條路子走下去了。黃翊笑說,由於著重於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及研發,讓他成立的舞團「黃翊工作室」,更像是個科技公司。

在「AI 時代的人文衝擊」論壇中,黃翊以「多少數據、多少行為,能創造一個靈魂?」為題,介紹了今年在工研院駐村時的實驗──合作開發 AI 舞台監督,以及創作實驗作品《靈魂的標本》。

舞監的職責,即在於要讓音樂、燈光、表演者很細膩地融合在一起,在任一環節不到位時做提醒,通常必須倚靠人類在舞台旁專注觀察。在作品《長路》中,他在一個3600度定位的數位旋轉舞台上,以傳統既有的AI功能取代人類舞監工作。黃翊認為,「AI 很適合做這種具重複性高精度的內容」,實驗後達成率百分之百,讓他「終於可以不用一直盯著數據,很緊張說到底會不會過頭,可以享受舞台發生的事,把一切交給AI做就好。」

在這件作品成功之後,他便想將AI舞監的工作,延伸到無法輸出數據的表演動作上,於是他得要教AI看懂舞者動作,以讓音樂燈光等效果可以自動化到位。而在工研院工程師的協助下,該計劃的AI在各項精細資料的餵養下,已能真正判讀動作——連在黑暗背景下發生的動作也沒問題,工研院也將這樣的成果應用於台北的捷運巡軌工作上。人說藝術無用,這樣看豈不有大用?

關於AI技術,黃翊想嘗試範疇的不僅限於工作角色,也想讓AI能像科幻電影那樣像擁有靈魂那樣走入生活,然而他目前無法讓這個靈魂擁有意識,只能做成靈魂的標本——刪去不想要的,僅只存留下最美好的形象。在《靈魂的標本》系列作品中,他將與父親之間的電話錄音,移除自己的聲音再做重組,僅只存留父親在心目中最完美的模樣。

科技,黃翊,杜奕瑾,鄭先喻,藝術家,程式設計,黃翊與庫卡,AI時代的人文衝擊,AI,人工智慧,藝術,靈魂,靈魂的標本,創造力,城市美學新態度

然而想做人的標本,除了聲音,外型更是關鍵。黃翊在工研院駐村期間,即與工研院和AI實驗室工程師合作,以工業等級高解析度的機器,人臉在成熟的3D掃描列印技術下,細緻到連毛細孔或瑕疵都能呈現出來,而皮膚上的刺青,也會變成清晰的突起。黃翊認為,「靈魂就藏在那些凹凸不平的地方。」然而,當他想編輯透過3D掃描器所取得的點雲圖時,那些不平整的地方就會變得平滑而失真,就像靈魂消失了那樣,「我只能將靈魂留下來,我沒辦法編輯他。」這是黃翊目前的結論。

在《黃翊與庫卡》巡迴17國、演出78場之後,也有了新的延伸。再來,他要讓庫卡和人一起經營咖啡館。有AI系統的庫卡會和客人對話,並累積資訊,甚至要成為社會保護網的一環,很令人期待。


對談時,面對主持人張淑征對於人工智能能否取代創造力的提問,黃翊表示以目前技術,AI尚不會取代人類,但如同手機在人們的生活上的全面性協助那樣,只要數據能被分析並據此做出理性決策,「也許哪一天我們的總統——副總統不是一個人類,而是一個 AI,來營運這個社會。」這句話,黃翊講到總統後瞬間改口成副總統,不禁要人思考,當缺少感性衝動的AI擁有理性且精確判斷的能力,人類能接受AI主導社會嗎?

科技,黃翊,杜奕瑾,鄭先喻,藝術家,程式設計,黃翊與庫卡,AI時代的人文衝擊,AI,人工智慧,藝術,靈魂,靈魂的標本,創造力,城市美學新態度

當杜奕瑾表示人類與AI不同的地方在於靈魂與創造力的有無,黃翊則認為,靈魂就是一條條的記憶。於是,「所有AI甚至手機都已經有靈魂,只是還沒辦法講話。」而人們的情感只是一個反應機制,如果AI能學習怎麼哭,如多媒體藝術家鄭先喻那只能在人不在時哭泣的作品,黃翊這之中已有靈魂。而當哪天機器人做得跟人的外型一模一樣,「我們會沒辦法分辨人或非人。」對於這麼議題,笛卡兒說過,人是裝在機器裡的靈魂,那你呢,聽完他們的說法,你又怎麼看AI與人的異同,怎麼看靈魂?

圖片提供/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加入<line好友>,帶您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這篇文章 AI時代的人文衝擊|AI有靈魂?黃翊的靈魂標本打造實驗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刺繡勾勒女孩烏黑青絲 留住日常動人瞬間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身為女孩,除了盡情享受打扮的樂趣之外,還有頭上的三千髮絲可以變化,不論長髮還是短髮,都能讓女孩展現不同面貌。來自馬來西亞的Sheena Liam,她不僅是時尚模特兒,同時也是刺繡藝術家,她擅長以刺繡展現女孩的各種髮型,這也是她選擇自我表達的方式。

刺繡藝術

Sheena Liam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刺繡的基本知識跟技巧,對她來說,刺繡就跟當模特兒一樣,需要豐富的肢體語言跟感情,兩者有著奇妙的相似處。她的作品不像其他刺繡藝術家使用色彩繽紛的絲線,她選擇以黑色線條,一針一線繡出女孩在生活中的肢體動作,尤其著重在女孩的頭髮上。

在Sheena Liam的刺繡中,女孩的髮型樣式多變,像是繁複的辮子、帶點慵懶凌亂感的包包頭、清新的馬尾,又或是隨風飄散的長髮,每一種髮型都展現專屬女孩的慵懶性感。其中最凸顯個性的,莫過於她將女孩的髮絲延伸出繡框外,讓原本平面的作品轉變為立體鮮明的印象。

她用單一顏色的線條跟簡約構圖,勾勒出女孩在鏡子前打扮、閱讀、細細梳髮、修剪頭髮等的模樣,每個動作都栩栩如生,而這些轉眼就過的動人片刻,透過她的刺繡更加生動呈現。

若仔細端詳Sheena Liam的作品,會發現不管是身穿T恤梳著辮子,或一身牛仔披散長髮的清秀女孩,好像都是同一人,Sheena Liam表示其實這些作品的原型都是她自己的日常生活,因為工作關係,讓她有更多機會可以觀察身邊的女孩,她們在不同情境中的姿態,也成為了Sheena Liam的創作靈感。

Sheena Liam貼近生活的刺繡作品,讓她受到極大注目,去年還曾在法國舉辦個人展覽。如今Sheena Liam在繁忙的時尚工作中,仍舊會抽出時間繼續刺繡,尋找生活中的平靜。

圖文來源/colossal

這篇文章 刺繡勾勒女孩烏黑青絲 留住日常動人瞬間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166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