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166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日本神性白色剪紙 裁出繁複森林與城市電影場景雕塑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小時候拿到白色圖畫紙,我們總會習慣在上頭添加線條或塗色,而日本藝術家柴田あゆみ(Shibata Ayumi),她使用了擅長的剪紙這項傳統技藝,以數十張乃至百張白紙,創作出立體而複雜的城市景觀與森林雕塑。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藝術家表示,在創作時,她會直接在腦海裡設想想要的形狀,接著就開始切割,而不會先用鉛筆打上草圖,因為藝術家使用的是白紙,一旦畫錯,筆痕難以完全消除。

既然白紙這麼麻煩,為什麼非得用這樣的素材呢?藝術家認為,當太陽照射到白紙時,循著切割的地方會產生陰影,於是,白紙代表陽氣,而切割本身則蘊含了陰的概念,「正面與背面,陰和陽,是同枚硬幣的兩面。」藝術家這麼總結。也因為這樣,創作的過程與成果同等重要。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另外,あゆみ提到,紙的日文kami,發音與神相同,意味著神性與精神,而白紙在日本的神道信仰中,也是神聖的材料,世界各地、與宇宙共生的「八百万の神」盡在其中,於是她認為,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得以在白紙這個超越時空的材質中體現。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她讓紙雕塑擁有許多微小細節,這些細節可能無法盡為人所察覺,並把這些作品做成線裝書的模樣,好似森林與城市是從書裡長出那樣,再以光線照亮,讓白紙層透出電影般的深度,有些更裝進玻璃罐中,更突顯其微觀世界的概念。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除了以紙創建微觀世界,あゆみ也以真人大小的森林雕塑,表達宇宙與未知世界的宏觀世界。藝術家要使走進空間的人們,可以與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kami相遇、交流與共存,以記起對自然的感激與敬畏。

剪紙,日本,傳統,工藝,技藝,神,城市,森林,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文來源/My Modern Met、COLOSSAL、Shibata Ayumi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日本神性白色剪紙 裁出繁複森林與城市電影場景雕塑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換上粉彩濾鏡的舊金山 攝影師Helene Havard的糖果色風景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舊金山是美西僅次於洛杉磯的第二大城市,以風景如畫的街道,色彩繽紛的房屋和迷人的建築而聞名,同時也是攝影師Helene Havard最新系列的主題,舊金山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被換上了粉彩濾鏡,拍出來的影像呈現出超現實的夢幻感,就像電影《歡迎來報布達佩斯大飯店》式的配色,讓人沉醉在懷舊寂靜的氛圍中。

喜愛旅行的攝影師Havard,每到一個新的城市,就是揹著照相機在街上閒逛,她對於街道上各式的形狀和顏色最感興趣。而舊金山早期嬉皮文化盛行,隨處可見維多利亞式和愛德華時代風格的建築,當攝影師到達舊金山之後,她立刻愛上這座融合現在與復古風情的城市,因此她透過鏡頭拍下一系列照片,展現舊金山不為人知的面貌。

攝影師選擇以泡泡糖粉紅色和薄荷綠色調為背景,使用復古色調展示路邊店鋪、老式汽車旅館和經典電影院的景象,照片中特別強調建築物的細節,如果你仔細觀察,甚至可以在咖啡館的照片中發現,那些自1950年以後就不曾改變的原創手繪標誌和餐車風格的座位,讓人忍不住懷念以前的美好時光。

透過Havard的鏡頭,舊金山這座城市彷被彿覆蓋上一層糖果色。復古的街頭在粉嫩色彩的詮釋下,顯得特別有趣且吸引人。雖然有人認為後製修圖容易過於美化現實,然而在Havard 的照片中,粉嫩景色也有真實的一面,被鏡頭捕捉的居民才是真正讓照片生動的原因,也讓觀者多了更多的想像空間與視覺享受,不是嗎?

圖文來源/fubiz、my modern met


  •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換上粉彩濾鏡的舊金山 攝影師Helene Havard的糖果色風景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2020年度SONY世界攝影獎,區域國家得獎作帶你遊歷世界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全球規模最大、信譽受推崇的國際攝影競賽──「索尼世界攝影大獎」(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從超過19萬張照片中,針對全球 63個國家,評選在地前三名的最佳傑出攝影師。今年可說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年,參賽作品數量比以往的多,屆時,獲獎者作品會在倫敦薩默塞特宮的索尼世界攝影獎展覽中展出。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Mount Elbrus” by Sergey Savenko, Russian Federation

台灣區域國家獎由專業人像攝影師鍾亞庭,以富有台灣在地原住民文化特色的人像作品《傳承》取得首獎殊榮。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鍾亞庭,《傳承》。

上屆榮獲首獎的吳永森,這次同樣以水下攝影帶來作品《注視》,以擅長的廣角拍攝捕捉巴哈半島的海獅向下衝刺獵食沙丁魚畫面,拿下了第二名好成績。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吳永森,《注視》。

年僅23歲,就讀服裝設計學系的蔡之甯,在籌備畢業展期間,創作一組以手的姿態為拍攝主體的影像系列,作品《無》表達「無常」,獲得三獎!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蔡之甯,《無》 。

許多攝影師因突出其民族和歷史面貌而獲獎──俄國攝影師謝爾蓋‧薩文科(Sergey Savenko)融合當代時尚和經典景觀,帶來一張俄羅斯最高山峰厄爾布魯士峰上的生動影像。塞爾維亞的耶琳娜‧揚科維奇(Jelena Jankovic)以其身著傳統民族服裝的女孩的肖像獲勝,而巴西的馬修斯·萊特‧費雷拉(Matheus Leite Ferreira)則因以象徵巴西奴隸制的複雜歷史圖像獲獎。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KOLO” by Jelena Jankovic, Serbia.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Afrocentrípeta” by Matheus Leite Ferreira, Brazil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by Tooru Iijima, Japan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Drying Tea” by Tran Tuan, Vietnam.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I’m Here” by Will Venter, South Africa.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Dance and urbex” by Alejandro Cifuentes, Chile.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Horse Motion” by Abbas Alkhamis, Saudi Arabia.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The Look” by Kristiina Tammik, Estonia.

也有一些攝影師遠離家鄉拍攝照片──葡萄牙攝影師安東尼奧‧貝納迪諾‧科埃略(Antonio Bernardino Coelho)展現了杜拜天際線的清晰描繪,而南韓的韓煥熙(Hwanhee Kim)則是記錄了他在所羅門群島與一名男孩的相遇。從廣闊的景觀到人與動物之間的瞬間時刻,這些2020年頂級攝影作品為我們展示世界的不同風貌。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中國陳琪禕,《異星海灘》,拍攝西班牙粉紅湖Las Salinas de Torrevieja。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香港黎金滿,《Video to Jacks》,攝於馬來西亞巴西丹島。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Dubai” by Antonio Bernardino Coelho, Portugal.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A boy on a raft” by Hwanhee Kim, Korea.
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索尼世界攝影大獎,攝影,台灣,民族,地域,在地性,國家,旅遊,旅行,城市美學新態度
“The Game of Shadows” by Jacek Patora, Poland.這張是攝影師2019新年那幾天於葡萄牙里斯本拍攝。

圖文來源/MY MODERN MET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2020年度SONY世界攝影獎,區域國家得獎作帶你遊歷世界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唐老鴨、海綿寶寶都成了化石!3D藝術家創造逼真頭骨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軟體技術越益進步,能協助藝術家更快地做出想做的東西,然而總是需要多花時間練習,才能達到希望能呈現的作品模樣。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Canis Goofus – USA, 1932.” © Filip Hodas

布拉格藝術家Filip Hodas就想熟練數位雕刻軟體Zbrush,以及3D貼圖繪製程式Substance Painter,喜歡創造「頭骨」的他,決定用這些3D技術把一些他童年最喜愛的卡通人物,例如米妮、唐老鴨、海綿寶寶等頭骨「做」出來。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Mus Minnius – USA, 1928” © Filip Hodas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Anas Scroogius – USA, 1947” © Filip Hodas

一開始,他想模仿博物館裡的恐龍化石,但後來因為那些頭骨總是損壞或有所缺失,讓他放棄這個構想,改以更完整具體的外觀呈現,甚至還加上了該角色特有的裝飾,以及明亮的備景色,來增加這系列作品的趣味性。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Spongia Bobæ – USA, 1999” © Filip Hodas

有趣的是,Hodas的這系列作品以其動物學名,加上在電視上首度亮相的名字定名,例如鴨屬‧Scroogius(Anas Scroogius),人屬‧Popoculis(Homo Popoculis)和鼠屬‧Minnius(Mus Minnius),甚至把創作年代與地點列出,呈現化石展覽感。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Homo Popoculis – USA, 1929” © Filip Hodas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Homo Popoculis – USA, 1929” © Filip Hodas

為了製作這些作品,他使用了Cinema 4D,Zbrush,3D Coat,Substance Painter和Substance Designer等軟體程式,想必這一系列做完之後,該是更上層樓了!想練軟體的你,快訂個喜歡的主題開始!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Canaria Tweetea – USA, 1941” © Filip Hodas
化石,卡通,繪圖軟體,3D繪圖,藝術,城市美學新態度
“Canaria Tweetea – USA, 1941” © Filip Hodas

圖文來源/COLOSSAL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唐老鴨、海綿寶寶都成了化石!3D藝術家創造逼真頭骨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在看不見的地方,有精靈追逐 法國插畫師在風景裡放飛想像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法國插畫家及動態設計師Julie Doumenjou,結合了插畫與攝影,將她的想像透過藝術放到了現實當中。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現年27歲的Doumenjou說道,她12歲就在繪畫與是聽間猶豫,最終因為現實因素選擇後者,但她將還是兩者結合在一起。後來想做動畫,學了一陣子後,她質疑自己的決定,最終還是回到圖像上。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母親是工藝美術師的她,喜歡沉浸在母親的工作室裡,看如何運用木材、金屬做出工藝作品。她也喜歡看書、看漫畫,特別喜愛迪士尼系列,也喜愛其中的工藝與繪畫元素,例如她能看見睡美人的裝飾靈感來自16世紀的掛毯,花木蘭的雕刻場景,而大力士的人物設定,來自希臘羅馬瓶畫。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她總是想像著一個無形的世界。她想著傳說中的襪子小偷、生活在壁櫥裡的怪物、搖動樹葉的童話等等。當她到了一個古老的地方時,她也會想像曾經在那裡發生的事。這些無邊想像,最終編成了一個圖像故事,並且在她的《精靈》(Spirit)系列顯現──她說起一個叫路易斯的女孩,她發現一個能拍攝到靈的相機,於是她開始向大家展示人們遺忘的世界。路易斯在每張照片裡附上一段文字,這些文字或來自她的日記。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Doumenjou表示,當她做了這樣的構想,她開始用手機拍下去到的地方,並且開始尋找各種傳說軼事,例如宮崎駿的作品、日本精靈妖怪、民俗學,並在動物與自然中得到啟發。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藝術家希望,人們能重新找回孩童之眼,喚起那個相信有聖誕老人的心靈,並由此變得更積極且坦率。下回抬頭看天,讓心靈主導,或許你也能看見原先看不見的精靈。

插畫,攝影,設計,法國,Julie Doumenjou,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文來源/fubiz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在看不見的地方,有精靈追逐 法國插畫師在風景裡放飛想像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跟著喵吉拉一起睡午覺曬太陽 日本藝術家的療癒系插畫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電影《龍貓》(となりのトトロ),圓滾滾又毛茸茸的巨大龍貓,是許多人童年的經典回憶。日本藝術家Monokubo也非常嚮往宮崎駿所創造的《龍貓》及《魔法公主》那個充滿奇趣的世界,因此她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以巨型寵物為主題,透過畫中主角與巨大寵物滿滿的趣味互動,讓人看了忍不住也會偷笑呀!

Monokukuo一開始從Tumblr網站起家,因為一系列超可愛的「巨型寵物」作品而出名,最初並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身份,直到去年才坦言自己是個24歲的女孩。Monokubo將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放大了幾十或幾百倍,畫面中也一定有一位主角,形成一種反差萌,而主角與動物的親密互動,散發出一種和平溫暖的氛圍。

在她夢幻般的插畫作品裡,可以看見渺小的人類對於巨大寵物的依賴,將我們平常習以為常的主從關係顛倒過來,讓人從被依靠者變成了依靠者,像是與貓咪一起躺在屋頂上曬太陽,跟柴犬一起在大草原上散步,跟可愛的兔子一起賞月,每幅插畫都展現了動物與人類同伴的甜蜜時光,成為了療癒人心的力量。

圖文來源/my modern met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跟著喵吉拉一起睡午覺曬太陽 日本藝術家的療癒系插畫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紐約藝術|萬白叢中一點黑 穿著 ARMANI 塗鴉的 Basquiat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我不是黑人藝術家,我是藝術家。」
紐約的街頭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曾這樣說過。他的作品《無題》在2017年紐約的蘇富比夜拍中,以超過1億美金創下美國藝術家最高價紀錄,超越了安迪沃荷。而他短暫的人生,至今仍深深影響著這世代的藝術。

安迪沃荷與 Basquiat。pic via cure8group

Jean-Michel Basquiat 尚.米榭.巴斯奇亞 傑出的成就與傳奇的經歷是雙生子,兩者相互牽引。沃荷的「十五分鐘出名論」 [1],闡述的不僅是資訊媒體核彈式的連鎖引爆,更是未來群眾面對「名氣」,有如獵犬般貪饞的狀態,若比擬一個人的成就如血肉,那支架這血肉的骨骼,就是那個人擁有的故事,群眾們剝皮、吃肉、更要啃骨頭。在杜象 [2]以一只小便斗中和掉藝術高低端的臨界線之後,藝術品與否的標準,完全仰賴於藝術家的指明與定義,好比鍊金術師,廉價的工業量產小便斗經藝術家提煉,點石成金,能值三百萬歐元,對於藝術家如此特殊的身份,人們開始有更浮濫甚至狗血的想像。

安迪沃荷與 Basquiat 的展覽海報。pic via instant-city

沃荷深諳其道,廣交名流,嗜吃甜食的他餵食普羅大眾甜膩的派對八卦與新聞版面,不停雕塑自己的生活,活成血淋淋的傳奇,劇作家 Tennessee Williams、樂團 The Velvet Underground、作家 Truman Capote、演員 Elizabeth Taylor、歌手 John Lennon 等,都與他有過交流合作,這些耀眼星星般的名人於他如恆河沙數。

沃荷與他的創作夥伴。pic via therake.com

後浪推前浪,即便是沃荷,在被越來越發達的媒體面前也成了舊物,1983 年,沃荷逐漸淡沒生涯的晚年,他開始與 23 歲的 Basquiat 聯姻合作,年輕的 Basquiat 此時已是藝術圈寵兒,他以一顆黑光流星 [3]之姿,劃開了沃荷的生命夜幕。沃荷會先在畫布上印製或繪畫他的經典商標圖案,如罐頭包裝或特價的價格標籤,再交由 Basquiat 完成,然而 Basquiat 狂放生猛的塗鴉語彙、源自海地血統 [4]裡野性的色塊,在畫面上暴衝著,沃荷手無縛獸之力,合作的作品徹底被 Basquiat 收服。

安迪沃荷、Basquiat,《贏得百萬》(Win $ 1´000´000),1984,Acrylic on canvas,170 x 288.5 cm。pic via guggenheim-bilbao

與 Basquiat 有過一段情的女星瑪丹娜曾說:「我在夜半裡醒來,他不在我床邊,我看見他佇足畫布前,直到四點,我驚呆了。」

Basquiat 與瑪丹娜。pic via twixnmix.tumblr.com

高中時期的 Basquiat 與學長 Al Diaz,兩人組織了一個虛構角色「SAMO」,在曼哈頓街頭進行塗鴉游擊,他們將 SAMO 仿擬為某種宗教派別,藉 SAMO 之名留下許多詼諧的宗教「標語」。在 Al Diaz 的畢業典禮上,Basquiat 衝上講台灌了校長一大盆刮鬍泡,因而遭到退學,並逃家,Basquiat 體內蠢動著無法抑制的,象徵反叛與對抗的塗鴉能量。

SAMO 塗鴉:「因為億萬金錢無法買走你的『靈魂』。」pic via interview

自棄一切的 Basquiat 在友人家中的沙發四處流轉,但最終被朋友給攆出去,據他們說,Basquiat 會在住所的冰箱、實驗袍、紙箱、門等等,一切他手邊可及的物品上畫圖,日後提拔他的策展人 Diego Cortez 也說,Basquiat 會在房間內鋪開20張大紙,在紙之間穿梭、跳耀、繪畫,甚至在這些未完成的作品上留下球鞋腳印,現場如動物園般混亂又生機勃勃。

Basquiat 的創作現場。pic via nytimes

Basquiat 八歲時被車撞斷手臂、脾臟被移除,母親為了讓他聽懂住院時醫生對傷口的解說,送他一份以醫學為主題的影集《實習醫生》(Grey’s Anatomy)的拷貝,Basquiat作品的畫面有時充滿著漂浮的器官,與被拆解、喪失主人的四肢,完整的軀體也彷彿被 X 光所透視,骨骼內臟暴露無形,骷髏都有副著魔的神情,這些可說是他童年深邃傷口的回音,不停在繪畫的空間裡反射迴盪。

《無素養的人們》(Philistines)。neonmag

《公證人》 (Notary)。pic via ebay.com

在離開學校闖蕩的克難時期,Basquiat 手製明信片與 T-shirts 勉強餬口,在一間餐廳遇見了沃荷並向他兜售,沃荷買了,1978年這場交易是他們第一面緣份,操弄商業大量複製名聲的普普之神與曼哈頓貧民窟的街頭塗鴉小子,繆思的安排叫人喟嘆,之後 Basquiat 藉著時代廣場上的聯展一戰成名,隔年擁有自己的個展,真正的明星,光芒禁得起考驗,Basquiat 傳奇故事的拼圖,關於苦難與豐收;才華與奇遇,一片一片的被拼湊起來。

《吸血鬼們》(Leeches) 。pic via americansuburbx

Basquiat 與同樣以塗鴉出身的藝術家凱斯・哈林。pic via basquiat.tumblr

普普與塗鴉,有著不可思議的一體兩面,其中隱含著權力的收編與流放,普普以複印結合媒體的商業手法,於群眾市場取得主導權,塗鴉則在勢力之外的街頭灰色地帶進行游擊,不過拆解普普名氣的外殼與塗鴉放蕩不羈的外皮,內裏皆有強烈標誌性與圖案性的繪畫語彙,成名後的 Basquiat 會穿著義大利名牌 ARMANI 西裝作畫,任憑顏料潑灑,作品完成時,他會穿著這套「工作服」出席晚宴,這樣的行動,其實隱含塗鴉權力的翻轉,Basquiat 將名氣電鍍塗鴉的話語權,狠狠擊破主流藝術市場的盔甲,體內反叛精神的血,未曾停止奔流。

穿西裝畫圖的 Basquiat。pic via pinterest


特約編輯:許兵慰

[1] 安迪沃荷(Andy Warhol)之名言:「未來,人人皆能出名十五分鐘」(“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be world-famous for 15 minutes”)。

[2] 馬塞爾·杜象(Marcel Duchamp),被譽為當代藝術之先驅,將車輪、鐵製曬瓶架等生活物件翻轉為藝術品,藝術品的定義由「美醜」與否轉移至藝術家如何「選擇」。

[3] Basquiat強大的創作慾與新表現主義風格,被人譽為「黑畢卡索」。但身處在白人主導的當代藝術圈與非裔美國人複雜的文化衝突與夾層之間,Basquiat時常感覺自己不屬於任何一方。曾有一位非裔美籍的電影製作人酸溜溜地說:「我受邀到Basquiat的派對,但我壓根兒不想見他,他被白人包圍著。」

[4] Basquiat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母親是波多黎各人,父親是海地人。


延伸閱讀:玩具都不玩具了 – 賴九岑門下的童貞使徒們
|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

這篇文章 紐約藝術|萬白叢中一點黑 穿著 ARMANI 塗鴉的 Basquiat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在印度,來場春日的色彩狂歡─灑紅節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春天萬物萌生,帶有欣欣向榮的活力,對印度教徒來說,春日更是充滿歡悅的氣息,這樣的生機勃發在「灑紅節」(Holi Festival;又稱五彩節、侯麗節等)恣意展現。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Happy holi by Khan Clicks on 500px.com

「灑紅」(Holi)在印度語是顏色的意思,在這個古老的印度教節日,人們不分男女老幼、種姓階級,在大街小巷中相互灑撒、塗抹五顏六色的天然粉末,更有人會將顏料摻水調和,以水球、水槍、水桶噴射遇見的人,並且,人們在其中相互擁抱、跳舞,一切都為慶祝春天的來到,並藉以祈求穀物豐收,象徵發財、好運、好人氣,整個活動充滿了春的創造、希望與喜悅。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Holi Matura by Vichaya Pop on 500px.com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Holi-Festival of Colors by Muthu Krishna on 500px.com

這樣多彩且洋溢著愉悅的節日,每年都吸引各路攝影好手抓緊機會,想拍下繽紛一瞬的時機,更有許多人針對要怎麼拍這個春日色彩慶祝活動,在網路上做教學呢,以下就來看大家的傑作吧!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Lost in the Echo by Mrigankamouli Bhattacharjee on 500px.com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The Holy Chants” by Prakash Singh on 500px.com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Colors Wave by WAEL ONSY on 500px.com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 Color Palette ~ by Rudra Mandal on 500px.com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The Colours Of Holi by Vichaya Pop on 500px.com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Holi Melody by Utkarsh Chaturvedi on 500px.com
印度,灑紅節,五彩節,侯麗節,Holi,旅遊,城市,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Rain of Colors by Sreejith Babu on 500px.com

圖片來源/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在印度,來場春日的色彩狂歡─灑紅節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呆萌企鵝的生活照 Albert Dros的南極攝影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氣候持續暖化,在上個月,南極測到了史上最高溫度,首次破 20 度的紀錄。在最高溫的紀錄出現之前,攝影師阿爾伯特.德羅斯(Albert Dros)才剛從南極回來,他本來預計要拍攝南極迷人的風景,沒想到卻被一群可愛的企鵝所吸引,他花了許多時間捕捉企鵝的一舉一動,更希望藉著這些作品提醒人們被氣候變化影響的生活。

德羅斯到南極的時候正好是企鵝寶寶出生的季節,因此他拍了許多企鵝寶寶的呆萌照片,這些初生的小動物令他著迷,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觀察這些企鵝之間的互動。讓他驚訝的是,這些小企鵝並不害怕這個外來者,反而常好奇的圍著他觀察,也因為如此,透過德羅斯的鏡頭,可以看到企鵝各種最自然可愛的模樣,像是有如醉漢走路的姿態、在雪中滑冰,或是企鵝父母餵食小企鵝的溫柔時刻。

德羅斯表示在南極拍攝時,多數的天氣狀態都非常好,沒有酷寒冷風,溫度也不高,方便團隊到處移動。但沒想到在離開南極的一周之後,南極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溫度,讓大眾再次驚覺全球暖化的問題,德羅斯也非常希望這系列的攝影作品,可以喚起大家對自然環境的關注,這不只是以後看不到企鵝的問題,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地球的生態都將面臨威脅。

圖文來源/my modern met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呆萌企鵝的生活照 Albert Dros的南極攝影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KAWS的AR展《Expanded Holiday》,不只假期,也延長了流量變現的可能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KAWS
KAWS, COMPANION (EXPANDED)在時代廣場的擴增實境,2020。 Courtesy: KAWS and Acute Art.

擴增實境展覽兼賣限量虛擬藝術品的商業化操作,只有KAWS才辦得到!

在眼下2020年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之際,KAWS攜手跟與許多世界知名藝術大咖如Anish Kapoor、艾未未等合作過的英國科技藝術公司Acute Art共同推出其首個線上虛擬展《Expanded Holiday》,突破線下展覽室內人群聚集的風險,人們可通過手機上的APP,在全球11個國家裡的12個觸發點,包含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首爾DDP東大門設計廣場、香港中環摩天輪、東京澀谷車站前十字路口、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公園、倫敦千禧橋、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與時代廣場、巴黎羅浮宮、聖保羅伊比拉布埃拉公園、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進行結合線下場景的擴增實境AR互動體驗,即日起至3月26 日,利用Acute Art的APP來觀賞飄浮在鏡頭中的COMPANION。

本展同樣也有推出考驗收藏家手速的限量作品進行銷售(依舊毫無懸念地秒殺),有別以往的是,這次賣的東西是「虛擬物品」。定價US$10,000美金的COMPANION (EXPANDED)限量30版(包含25版公開+5版AP藝術家自藏)無期限版本,藏家可隨時隨地召喚1.8M的COMPANION在鏡頭裡進行互動,Acute Art也特地設置了專屬的二手市場連結,供藏家們轉售交流,限量版可於APP內轉移帳戶,價格自訂但成交另計平台佣金(買賣各15%,共30%)。

KAWS
來源:展覽官網 Courtesy: KAWS and Acute Art.

不過貼(商)心(業)的KAWS,怎麼會忘記他遍佈全球的廣大FANS呢?除了到指定地點可以免費使用AR拍攝的服務之外,為了照顧那些無法到指定地點的人,官方APP也有open edition的AT THIS TIME (EXPANDED),跟限量版的差別在於多了使用時間限制,open edition的同伴總共有黑色、灰色、咖啡色三款顏色,你可以選擇單一顏色使用7天(US$6.99,約合台幣230元),或是三色一次擁有使用30天(US$29.99,約合台幣1,020元)。PS.下列圖片為台幣計價。

玩具公仔當道,翻玩潮流藝術也翻轉藝術市場

時尚潮流藝術當道,KOL們在社群上的話題炒作與抱團推廣,起到了挑戰模仿的關鍵作用。有別于老派的畫廊辦展或是參展藝博會的手段,在網路進行波段性的話題創造與搶佔社群話語權的跟風式潮流製造,已然是現今藝術家/設計師的成名之道。KAWS便是箇中翹楚,在歷經20年的潮玩蹲點,近年來搭著潮玩藝術強勢逆襲主流市場的浪潮,巧妙地將大眾對他的身份認同從「玩具創作者Artist」轉換為「當代藝術家Artist」,搖身一變成為當代藝術的頭部角色,這當中代理他藝術作品的貝浩登畫廊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推手角色。不過身為兼具藝術與商業價值的超級印刷機,炙手可熱的KAWS在去年已結束與貝浩登畫廊長達11年的合作關係,轉簽至Skarstedt畫廊代理旗下,但這並不影響他與其他不同單位進行各地區的展覽計畫。

來源:IG

2019年,KAWS與AllRightsReserved合作在中正紀念堂展出《KAWS:HOLIDAY》,巨大COMPANION從一開始在工業區裡試吹起的IG間諜照,便同步引來巨大的話題討論聲量。在世界各地以不同姿態享受假期的COMPANION,以放鬆姿態坐在中正紀念堂的大廣場,相信很多人仍記憶猶新。當時隨之而來的,是限量藝術公仔與商品的搶購風潮,熱度完全不下於現在疫情搶口罩的狀況,不少老人家(A.K.A代購黨)排隊也是異曲同工(笑)。一時之間,許多人突然成為經驗豐富的「收藏家」,信口捻來便是長篇大論的「藝術投資經」。

來源:IG

創造商業價值並提升收入面,一直是藝術家「入世」後的重要課題,不是每個藝術家都得等到「離世」了才賣出好價錢。除了抓住最重要的風口時機之外,自身獨特的行銷話題操作與多年來積累的名流人脈資源,也是KAWS能立足在當代藝術很重要的原因。本次AR互動的展覽噱頭,同樣席捲演藝、時尚與潮流等跨領域的流量名人圈,社群上照片瘋狂扎堆的曝光成效,讓KAWS的展覽成了本次全球中國武漢肺炎疫情下,成功造神的另類話題。

這篇文章 KAWS的AR展《Expanded Holiday》,不只假期,也延長了流量變現的可能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插畫家Vanessa Gillings柔和細膩水彩 繪出狐狸與兔子的森林童話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現實世界打滾的日子漸長,觀看的方式或許都會變得實際,然而,你心底是否仍保有一片天地,歸屬於童話?

美國插畫家Vanessa Gillings,同時也是兒童作家,更是個狐狸熱愛者。與丈夫同住的她,養了一隻長得像狐狸的柯基,在維吉尼亞州過著小小的生活,並讓自然、童話故事及其平靜日常給予的想像滋養。

在她創造的畫面裡,不透明水彩細膩造就的淺淡柔和色調與線條,以簡單構圖表現人們或在田園花草之中,或在溫馨的家裡頭生活著。這些人呈現各種膚色造型,Gillings沒有為他們帶來完美面貌,或有小小雀斑、或者臉帶憂愁,又或長髮蓬亂等,讓這些人顯得平凡而可親。

作為兒童插畫家的她,腦袋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她讓這些人們或乘在一片葉上、或在碩大的花下嬉遊,又或與灰鼠、狐狸、大熊在一起,有些看似正經歷著一場旅程,這樣超現實的畫面,在淡雅柔軟的水彩中,顯出了森林童話的氣息。

而動物不僅與人互動,他們當然也是插畫家筆下的主角。穿戴如人的動物,做著人一般的事,貓與兔子與狐狸等動物聚餐、Gillings最愛的狐狸正開花店、讀報紙、逛街採買,透著寧靜優雅的日常細節描繪,不免讓人覺得世界的另一角裡,就當有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美好事物正在發生。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插畫家Vanessa Gillings柔和細膩水彩 繪出狐狸與兔子的森林童話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Pratìc Design――從瑰麗到詩意,用紙藝捕攝人間百景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羅馬,一座素以磅礡風格、尺度恢弘建築聞名的城市,駐點在此的紙藝工作室Pratìc Design則彷彿嗣承這種文化血脈,憑著精湛技術和組織場景的視覺化能力,靈活幻用紙媒材,將樓閣、船艇、劇場、樂器等人類文明生活的景物,猶似工筆畫般,從主體到細節如摹如繪加以詮釋。但Pratìcu絕非毫無生氣的寫實主義,留點心思翫賞創作者對紙雕場景的布局,就能讀出裡頭濃縮了某個故事;若更深層一點探望,亦將察覺自己某個經驗驀然被擺進了作品中,能在記憶裡摸索到相近的片段。

紙雕,Pratìc Design,羅馬建築,,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聯結(Unity)用雙塔和地下橋串成U字母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就聯結(Unity)該項紙藝裝置來看,是Pratìc為紙藝術家協會(Paper Artist Collective, PAC)計畫所作,其概念是運用贊助企業Senses Paper旗下紙張,創造A到Z這26個英文字母,參與藝術家會收到隨機分配的一個字母和一種色彩。當Pratìc工作室獲悉自己分配到U字母後,“Unity” 這個字彙瞬間闖進了腦海,並成為敘事情節的主軸。Pratìc以兩座分離的塔形房屋為主體,底部再以地下橋聯結,當所有元素組構後,就是一個U字母。如此裝置語彙,流露傳統宗教與皇家建築的韻味,地下橋則散發工業時代機械感,兩者聯結相會,激盪出一種歷史性趣味。

紙雕,Pratìc Design,羅馬建築,,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紙藝的語彙流露傳統建築之美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相較聯結(Unity)滿身瑰麗緋紅,色調澹雅的紙藝小提琴城市(Violin City),Pratìc也再度揮灑布置魔幻寫實場景的優勢。該作是為Arctic Paper贊助的PAC計畫所打造,Pratìc創作原點,乃是為生命帶來和諧、喜悅與歸屬感的事物,於是擷取了樂音澎湃、情感濃郁的小提琴為主題,但為了賦予理念厚度,於是Pratìc再置入移民議題的元素,以此簡單速寫城市間的地理遷徙,如何象徵人們對更好生活的嚮慕,一如小提琴洋溢激越的豪情。一把提琴,一座微城,充分顯見創意馳騁的能量。

紙雕,Pratìc Design,羅馬建築,,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小提琴城市(Violin City) 作品,有著魔幻寫實的氛圍。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紙雕,Pratìc Design,羅馬建築,,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作品細節有著高度複雜性。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而巨浪(The Giant Waves)一作則飽含詩意與文學感,在純白紙張疊砌成的海天背景下,紙張既柔且韌的質地舒展成海洋,小帆船風浪不驚,靜棲於紙海間。這件高達4、5公尺的大型作品能賦予觀者一股寧謐氛圍,就像人們眺瞰無際瀛海當刻,所有雜念、憂擾和執著總會霎那釋然,取而代之是久違的平靜感。Pratìc為羅馬年度活動Open House Roma所展出之作品,就有如此非凡的魅力。

紙雕,Pratìc Design,羅馬建築,,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巨浪(The Giant Waves)是大型紙藝裝置。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紙雕,Pratìc Design,羅馬建築,,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在光影的對比間,紙船輪廓更為鮮明。 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再來看看紙藝述說的愛情故事——舞燕(Dancing Swallows)。聖米歇爾別墅(Villa San Michele)是義大利佛羅倫斯最優雅奇幻的景點之一,這項裝置採雙燕齊飛的姿態構圖,上方有鳥兒翱翔穿梭一片金色花瓣雨,下方則搭配雅致的六角涼亭,讓畫面洋溢浪漫且華麗的歡快氣息,不僅以此呼應聖米歇爾別墅,更隱喻幸福的雙人之舞生活到來。

紙雕,Pratìc Design,義大利,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舞燕(Dancing Swallows) 為一浪漫之作。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紙雕,Pratìc Design,義大利,紙媒材,魔幻寫實,立體紙藝
雙燕齊飛與金色花瓣雨的構圖極唯美。圖片來源:Pratìc Design

圖文來源:Pratìc Design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Pratìc Design――從瑰麗到詩意,用紙藝捕攝人間百景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重磅展覽直擊:Kaws與Keith Haring作品上線看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德國社會學巨擘貝克(Ulrich Beck)早於80年代就提出風險全球化論述,如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跨洲際蔓延,讓風險的連動及結構性翻轉再次得到驗證。疫情方熾,藝文展覽也沒從這場現代瘟疫倖免於難,就像墨爾本的文化機構為了防疫大多已關閉,其中也包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NGV)。面對病毒肆虐尚未偃息之刻,NGV索性利用線上虛擬導覽推展藝文活動,讓人們在電腦前就能安全品覷美術館作品。最讓人興奮地,還包括凱斯‧哈林(Keith Haring)以及Kaws兩位街頭塗鴉大師的重磅展覽。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Keith Haring,塗鴉,當代藝術
Untitled,Keith Haring,1985,合成聚合物顏料。© Keith Haring Foundation

NGV於2020年3月18日宣布了虛擬導覽的服務,不僅大量數位典藏已上線,7萬5千件作品中有高達九成可在線閱覽,電子書、線上藝廊以及兒童活動也將在不久後推出。另外,若錯過年度重磅展覽────《凱斯‧哈林|讓‧米歇爾‧巴斯奎特:交叉線》(Keith Haring | Jean-Michel Basquiat: Crossing Lines)以及《Kaws:寂寞年代的陪伴》(Kaws: Companionship in the Age of Loneliness),現在均可免費在線賞析,不論閱聽眾有無實際親炙,都能在虛擬策展人導覽下獲得嶄新的洞見。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 Versus Medici,Jean-Michel Basquiat,塗鴉,當代藝術
Versus Medici,Jean-Michel Basquiat,1982,合成聚合物顏料與蠟筆。
© Estate of Jean-Michel Basquiat. Licensed by Artestar, New York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Grace Jones’s Hat,Keith Haring,David Spada,塗鴉,當代藝術
Grace Jones’s Hat,Keith Haring & David Spada,1984,墨水與金屬。
© Keith Haring Foundation

《Kaws:寂寞年代的陪伴》以及《凱斯‧哈林|讓‧米歇爾‧巴斯奎特:交叉線》兩展,將個別於3月21日與28日上線,只要進入NGV頻道即可收看。至於嗜讀如癡的書蟲們,館方也額外提供相關電子書及策展文章,包括NGV發行的雙月刊以及近期展覽《收集川久保玲》(Collecting Comme);NGV App程式也提供了由藝術家和策展人所主持的語音導覽。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The Kaws Album,Kaws,塗鴉,當代藝術
The Kaws Album,Kaws,2005,壓克力顏料。©Kaws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Package Painting Series,Kaws,塗鴉,當代藝術
Untitled (Kimpsons), Package Painting Series,Kaws,2002,壓克力顏料。©Kaws

至於無法任其出門蹓踏的孩子們,NGV也提供多種兒童活動節目可供下載,藉此宣洩多餘的精力。不僅如此,美術館還有大量膾炙人口的收藏可供在線瀏覽,包括德國畫家奧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阿爾布雷希特‧申克(August Friedrich Albrecht Schenck)充滿張力的《悲痛》(Anguish),或是由巴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所繪名畫《哭泣的女人》(Weeping Woman)。全民防疫如何不失美學素養,線上美術館不啻是一帖良方。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Clean Slate,Kaws,塗鴉,當代藝術
Clean Slate,Kaws,2015,銅與顏料。©Kaws

圖文來源: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重磅展覽直擊:Kaws與Keith Haring作品上線看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離遠點就不著火!藝術家以火柴動畫傳達社交距離的力量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動畫,社交距離,COVID-19,美國藝術家,城市美學新態度

洛杉磯藝術家夫婦Juan Delcan和Valentina Izaguirre,使用iPhone製作了一部小動畫《安全火柴》(Safety Match),以並列火柴的點燃,來說明社交距離的影響。這部影片至今才上傳一週,已經有九十幾萬人觀看。

影片開頭,火柴像骨牌一樣地排列,瞬間前頭的火柴不知被哪傳來的火點燃了,因為火柴彼此距離甚近,於是火光接力賽一般的傳下去,眼看著整列火柴都要著火,隊伍一支長了腳的火柴一步跨出了隊伍,終止了火焰的蔓延。從這個影片當中,非常清楚地傳遞了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對疫情擴散有多大的影響。

動畫,社交距離,COVID-19,美國藝術家,城市美學新態度
藝術家Juan Delcan與Valentina Izaguirre.Photo courtesy of Juan Delcan and Valentina Izaguirre.

在影片分工上,Valentina設計場景,Delcan則負責3D剪輯。從Delcan的Instagram來看,夫婦倆以iPhone拍攝影片並錄製音檔,在去年即有以如今少見於日常的火柴,做為主角的系列作品,著重於呈現擬人化的火柴愉快的日常──在體育館運動、出門滑雪、兜風等,並且善用其摩擦點火帶來動能的特性,在微帶復古氛圍中呈現出幽默有趣的畫面。

圖文來源/designboom、artnet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離遠點就不著火!藝術家以火柴動畫傳達社交距離的力量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當偶遇一瞬的美好,便按下快門。」三位攝影師的街頭魔法術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你是否也曾期待,你所熟悉的轉角、眨眼的瞬間,或是側頭一瞥的平凡景色,能夠成為照片裡的風景呢?在什麼都可能發生的街頭裡,攝影是可以近距離與生人互動、交流的浪漫語法,透過一次次的快門,創作者進而用盡全身感受當下的時分,只為捕捉每一日世界正在發生的美好片刻。接下來,讓我們為你介紹三位街頭攝影師,帶你瀏覽不同時代、不同時空,演繹出的生活日常吧!


1. Jerry 洪立楷

年僅 24 歲的 Jerry,目前是自由接案的攝影師。熱愛街拍的他,曾經在自己的 Instagram 上以「#小人物大城市」的標籤,記錄自己的作品之外,同時抓拍生活中的日常街景。

Jerry 的作品中,可以看見他大多站在第三者的視角去觀察、去等待,以及去欣賞。他的照片裡會出現賣花的阿伯、日日奔走的公車司機,或是國術館外頭坐著的人。這些普通時候我們路過也不以為意的平凡,在 Jerry 的眼中與鏡頭卻有一種淡然中的幸福感。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時常漫遊在城市之間,Jerry 的照片能夠反映出自己熱愛攝影的心之外,在他不斷挖掘社會每一面向的時候,觀者好像能夠更加看見街頭上的不凡,從每一張相片裡,深度體會真實與深刻的情感。

更多 Jerry:Instagramwebsite


2.張志達

對於街頭攝影,除了人物與其肢體動作的展現、日常生活的片段捕捉之外,或許還有更多可能。而台灣就有這麼一位充滿詩意、擁有獨到眼光的攝影師張志達,正是打破常規,以線條為主的道路為題,拍出既抽象又美妙的街拍作品。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Tattoo on the earth》是張志達利用斑馬線在路上給人一種拉長、綿延的視覺效果,象徵著「大地上的刺青」之感,藉此闡述他對土地的豐厚情感。此系列作品更是拿下去年 2019 年度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展的首獎殊榮。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張志達的作品中,鏡頭以高居臨下的視角取景,可以看見灰色的柏油路上,有我們每日踏遍的一道道白色、黃色的交錯線條。而這些美麗的景色恰似大地的獨特紋身,透過張志達的捕捉,這樣的印記彷彿為市容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為街頭攝影掀起全新的風格與一面。

更多張志達:Facebook


3.Erica Wu

曾以一群狐狸為主角,奪下 2016 年 iPhone 攝影比賽動物類冠軍的 Erica Wu,從此擄獲許多人的心。喜歡透過旅遊、拿一只 iPhone 拍下一張張動人照片的她,其中最常入鏡她作品中的,便是可愛的貓咪了。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片來源:IPPAWARDS

Erica 時常在旅遊時,捕捉優雅的貓與其身後的街景。藉由各地景色,就像是與牠們一同環遊世界,而你並不會看見 Erica 的照片裡有太多技巧可言,更多的是自然、會心一笑的清新感受。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Jerry洪立楷, Erica Wu,張志達,街頭攝影,台灣攝影師,攝影,城市美學新態度

當貓咪跳躍的姿態、吐舌頭的可愛模樣,通通在 Erica 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被巧妙地記錄下來,好似全世界的都靜止在那一霎那,那般療癒又迷人。而 Erica 也成功的讓街拍不再是人像為主的照片,更藉此傳達一種平易近人、讓人感到輕鬆愉悅的風格。

更多 Erica Wu:websiteFacebook

攝影就是從簡單的生活中出發,在每寸光與陰之間、分與秒的前後,記下的那一瞬間;而在那一霎那,攝影師便是將你看世界的角度、生活經驗全數迸發、無限延伸。光用想像的,就如此美好了,不如現在拿起相機拍下你愛的日常吧!

圖片來源:Jerry、張志達、Erica Wu

轉載來源/FLiPER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當偶遇一瞬的美好,便按下快門。」三位攝影師的街頭魔法術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Art Basel線上精選:不出門,就耽溺畫裡的自然況味吧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全球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走進封鎖狀態,唯人類對藝術文化的歆慕、追求真善美的本性未曾或止,在景氣蕭條且社交隔離之時,心靈更仰賴超脫現況的出口,而藝術家浩瀚且不囿框架的思維,往往能轉開那扇通往未知之境的門扉。為此,知名的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自2020年3月20至25日推出線上展覽。根據主辦方表示,活動並非取代實體展,尤其首屆線上巴塞爾藝術展,還率先釋出因新冠病毒而取消的三月香港展會內容,上千件作品可直接上網閱覽,讀者可趁機把握最後開放時間,以免向隅。

《城市美學新態度》編輯部精選數個藝術房間的作品,從人類生命對自然的嚮往,以及全球防疫天涯共此時的集體意識出發,與讀者們共同沉浸「為藝術而藝術」的單純美好,暫時忘卻末世氛圍,透過作品繪境好好撫躁寧心。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Ragnar Kjartansson, Figures in Landscape (Sunday), 2018, Luhring Augustine Gallery ,藝術繪畫
Ragnar Kjartansson, Figures in Landscape (Sunday), 2018, Luhring Augustine Gallery

首先,由Luhring Augustine藝廊展出的Ragnar Kjartanssonek個人作品,呈現這位冰島藝術家對唯美地景的長年關注。他受19世紀浪漫主義畫家的戶外寫生啟蒙,創作行動總是徜徉於天地間展開,像是“ Eldhraun”畫作是便是佇立在雪地裡所竣工,勾摹冰雪漫山遍野的磅礡颯爽場景。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藝術繪畫,Ragnar Kjartansson, Eldhraun, 2019, Luhring Augustine Gallery
Ragnar Kjartansson, Eldhraun, 2019, Luhring Augustine Gallery

Gladstone藝廊這次的線上展覽空間,呈現旗下代理藝術家心靈中的豐盛視覺景觀,同時也把對時代的思緒、關懷以及瞬間捕攝也一併潛藏其中。像是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作品用色歡快飽滿之餘更流露對當代生活的體察。至於本名為Salvatore Mangione的已逝義大利藝術家Salvo,其風景畫裡有卓越的光影表現且立體感豐富,一筆觸一行運都呈現對自然的虔敬以及詠歎。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藝術繪畫,Ugo Rondinone, fünfterjanuarzweitausendundzwanzig, 2020, Gladstone Gallery
Ugo Rondinone, fünfterjanuarzweitausendundzwanzig, 2020, Gladstone Gallery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藝術繪畫, Salvo, Mediterraneo, 2007, Gladstone Gallery
Salvo, Mediterraneo, 2007, Gladstone Gallery

Soka Art藝廊則以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思想精華著作《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s)作為策展軸心,以六位亞洲藝術家作品內涵,分為社會集體意識、文化內省意識以及精神存在意識三大類來探討。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藝術繪畫,Mao Xuhui, Guishan Blues, 2013 – 2019, Soka Art Gallery
Mao Xuhui, Guishan Blues, 2013 – 2019, Soka Art Gallery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藝術繪畫,Hong Ling, Splendid, 2019, Soka Art Gallery
Hong Ling, Splendid, 2019, Soka Art Gallery

至於STPI藝廊則直指了一種工藝質感和專注自然微毫之美的觀照,以“Tracing Textures”為題去架構展覽作品。中國炙手可熱藝術家曾梵志的《秋岸圖》(Autumn River),採創新手法詮釋一種對自然景觀的體察,葉盡凋零的樹體徒留杈枒,並用線條和顏色刻意模糊構圖,縱然是一抹蕭瑟蒼涼的季節感,卻依舊動人。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藝術繪畫,Fanzhi Zeng, Autumn River, 2018, STPI Gallery
Fanzhi Zeng, Autumn River, 2018, STPI Gallery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藝術繪畫,
 Haegue Yang, Edibles Sextet – NTUC Finest, Freshmart Singapore, Perilla Leaves, each 50 g; Meidi-Ya, Unknown, Shiso, each 50 g, 2019, STPI Gallery

Haegue Yang, Edibles Sextet – NTUC Finest, Freshmart Singapore, Perilla Leaves, each 50 g; Meidi-Ya, Unknown, Shiso, each 50 g, 2019, STPI Gallery

 

圖文來源:Art Basel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Art Basel線上精選:不出門,就耽溺畫裡的自然況味吧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在塵世之外荒丘,攝下風與沙的極簡幻境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大漠無垠,想來總是浩瀚荒涼,帶著過往或征戰或行旅的異域想像。然而,在美國藝術家兼攝影師Chiara Zonca的系列作品「tread softly」中,卻將那目光停留在風與沙的自然紋理上,為連綿沙丘留下柔美優雅的模樣。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Zonca表示,剛開始,她只是在記錄自己去過的地方。後來她逐漸意識到,對於害怕搭乘大眾交通、與人交談、飛行等在日常中總是充滿恐懼的她而言,人們覺得荒涼的那些地方總讓她感到平靜且自由,讓她試圖去深入了解,為什麼自己在遙遠的無人之地感受特別強烈。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拍攝「tread softly」之前,Zonca即曾到紐西蘭拍攝活躍的活火山島,以攝影及色彩分級,重現當地的灰霧、綠色瀉湖與廣袤山峰,展現出自然真正的神祕感,藉以喚起人們的尊重。她也到過位於智利與玻利維亞邊界,與丈夫一同在異世界的一般的地方旅行,並拍攝出Moon Kingdom系列作品。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Zonca喜愛探索這種如夢的超現實風景,而作品對Zonca而言也像夢境一樣。從現實事件與經歷中抽取訊息,被重新編入新的敘事中的是夢,而她的攝影作品,也正是以將自然與自我意識重新結合。縱使她的作品上沒有半點人影,然而她與周遭環境的私密關係,即藉著畫面以極為隱晦卻又明確的方式公告顯現。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在前往目的地之前,她會先研究要拍攝的區域,蒐集所有訊息,而到當地之後,她即拋下所有,僅倚仗眼睛所見,直覺式地決定如何呈現該區域的地形、紋理與隔絕。她唯一會注意的是光,喜愛日出日落的她,藉此預測最佳拍攝時間,「tread softly」系列即在太陽下山前完成。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沙丘吸引我的,是絕對的孤獨。」Zonca為這神秘又令人感到陌生的場域而著迷,並且認為,其抽象及孤獨使其難以將眼前風光與現實連結在一起,這倒讓她的思考得以與身體抽離,以全然不同的角度將自身與所處空間,做出更深層的聯繫。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Zonca使用數位攝影方式拍攝,並採用淺色分級,強化了珍珠灰與柔橙色的對比,似乎她是在一處超越時空、塵世之外的幻境裡,攝得這些畫面那樣。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數位攝影,色彩分級,超現實攝影,極簡攝影,沙漠,攝影, Chiara Zonca,內向,紋理,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文來源/feature shootbooooooomdesign boom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在塵世之外荒丘,攝下風與沙的極簡幻境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張漢寧×「臺北蓋水」萬華篇:一片鑄鐵銘鐫老城區的舊與美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臺北蓋水」人孔蓋美感計劃,首發系列挑選臺北市萬華、大同、中正以及南港四個城區,將此鑄鐵為材,質地厚重且色調黯淡的公共工程物件,透過設計詮釋,重新賦予人孔蓋文化內蘊與地方風情。操刀萬華區人孔蓋的桔禾創意整合團隊,在總監張漢寧帶領下,把目光凝聚於萬華這處老城區的古蹟與宗教信仰活動,打造出「轉動萬華」以及「萬華日夜巡」兩款繽紛且圖騰如版畫的人孔蓋。

臺北蓋水,張漢寧,萬華區,艋舺,人孔蓋美化,鑄鐵,轉動萬華,萬華日夜巡
萬華區人孔蓋經重新設計後,美感大升級。

三度合作,與艋舺的不解之緣

張漢寧接受《瘋設計》專訪時談到,四大城區人孔蓋分別由他以及樺致形象設計團隊楊佳璋、藍本設計吳介民、甲蟲創意團隊劉耕名負責,他之所以積極「認領」萬華,其實來自和艋舺的幾番淵源。張漢寧提及,除了2017年為臺北燈節的西門町展區擘劃了兩盞燈藝裝置,甫創業時,還曾接下萬華區古蹟指示牌委託案,一路跟著文史專家踏訪如西本願寺、龍山寺、青山宮、剝皮寮與西門紅樓等古蹟,說熟門熟路也不為過。

他回憶說,「記得萬華林宅當年還是一片廢墟,因為後代子孫眾多,土地持分高達兩百多人,所以改建不易,但今日古蹟已活化,進駐的星巴克也賦予老建物新的時代意義。」因此人孔蓋美感升級的任務,張漢寧當仁不讓首選萬華區。

臺北蓋水,張漢寧,萬華區,艋舺,人孔蓋美化,鑄鐵,轉動萬華,萬華日夜巡
桔禾創意整合團隊的人孔蓋提案草圖。

就是倚老賣老,從古蹟與宗教活動找靈魂

對萬華沿革如數家珍的張漢寧,論起對此地的印象,就是「歷史感」三個字。艋舺昔日的人稠物穰、店肆雲集雖已沉寂,但榮華退卻後,倒也輾轉化為肌理斑斕的歲月皺褶,在張漢寧眼中,萬華沒落也是一種慶幸,讓城區與大開發保持適度距離,也由此保存歷史完整性,他笑說,「對我而言,整個臺北最能倚老賣老的地方,就是萬華了。」因此當他著手人孔蓋設計,就確立了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兩道主軸。

所謂有形,概念在於龍山寺等古蹟;所謂無形,則是指艋舺青山宮奉祀之青山靈安尊王,每年夜巡南北萬華等宗教儀式活動。首先,以有形歷史資產發想的人孔蓋,先從萬華街景和寺廟捕捉色彩韻味,如澄黃燈光、紅燈籠、屋簷和磚,同時再扣合四個代表性建築,創造「轉動萬華」第一個主題。至於艋舺宮廟林立,有豐盛、傳襲已久宗教活動,於是再從日夜巡、陣頭、舞龍舞獅以及旗幟等擷取元素,創造鮮明的「萬華日夜巡」第二項人孔蓋主題。

臺北蓋水,張漢寧,萬華區,艋舺,人孔蓋美化,鑄鐵,轉動萬華,萬華日夜巡
從歷史感出發,為昔稱艋舺的萬華區提出「轉動萬華」第一個人孔蓋主題

與人孔蓋相互張望,城市與人的美好關係

四位設計師獨立操刀、互放其才,但張漢寧強調概念雖是各自發想,但為讓市民和遊客體會人孔蓋美學計劃的整體性,所以眾人合議後定調,採共同的風格語彙去詮釋四大區人孔蓋改造。

此外,鑒於人孔蓋長年被視為一種邊陲物件,使用者並不期待高規格的視覺美感,因此再造另個題旨,正是如何用人孔蓋看世界,對此張漢寧解釋,「在視角上,行人若經過這些彩繪的人孔蓋,會有一種與圖騰彼此相互對望的趣味,那視角既仰觀也俯視。主體是可以變換的。」自此也能想見日後遊客到臺北各城區蹓躂,則能像蒐集明信片般,用拍照打卡紀錄「人孔蓋一遊」,這當中,何嘗不是形塑一種都市與人的美好關係呢?

臺北蓋水,張漢寧,萬華區,艋舺,人孔蓋美化,鑄鐵,轉動萬華,萬華日夜巡
第二款人孔蓋設計 「萬華日夜巡」以萬華宗教活動和儀式為主題。

圖文提供:桔禾創意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張漢寧×「臺北蓋水」萬華篇:一片鑄鐵銘鐫老城區的舊與美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把錢花在藝術作品上能讓人生更充裕 ── 宮津大輔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我收故我在,宮津大輔
圖片提供:永添藝術

藝術品收藏非富人豢養的豬舍,有需要就抓出來買賣

「花一年薪水,買一件作品」、「日本工薪收藏家,專交藝術家朋友」、「奈良美智跟草間彌生都幫忙他家做裝飾」,這些乍看荒謬的文章標題,卻真實地存在,內容描述的是這位以獨立收藏家聞名的日本上班族──宮津大輔。他從小就對繪畫感興趣,夢想成為一名畫家。高中時,他在展覽裡遇見了安迪沃荷的作品,僅憑著看展時的那份悸動,便認定了自己喜愛藝術與渴望收藏的那顆心。

1994,宮津大輔在他30歲那年花光他所有工作獎金買下一張草間彌生的作品後,就知道自己已經停不下手,然而,他收藏藝術品並非取決於價格,即使他也曾入手以他收入而言相對高價的藝術品,像是前述的草間彌生畫作。(編按:當時60萬日幣是高價,不過跟現在的拍價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南瓜, 草間彌生, 1981 圖片來源

迄今收藏約400件的作品,他總是以個人喜好為購置的優先考量,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他的收藏生涯裡,不曾賣過手頭上任何一件作品,因為那不是為了投資,純粹是一種對藝術的信仰。

宮津大輔

宮津大輔用來存放作品的地方是收藏業界超有名的典藏專家「寺田倉庫」 圖片來源

看到鍾意的藝術品,就算是借錢也要買下來

宮津大輔雖囿於自身的收入限制,無法購置高價藝術品,但為了實踐心中那個親近藝術的目標,他以「盡力負擔得起」這個角度去設定自己的收藏標的,在不同時期裡用這樣的標準去收藏許多年輕剛出道或是尚未熬出頭的藝術家作品。像是以爆破聞名世界的藝術家蔡國強過去曾在日本留學,住在東京新宿9年,當時的宮津大輔非常欣賞蔡國強與他人截然不同的藝術創作手法,不久,他便成為首批入手蔡國強作品的藏家之一。那時距離蔡國強擔任2008北京奧運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還有十幾年的光陰。

蔡國強

知名藝術家蔡國強與他獨有的爆破美學作品 圖片來源

有趣的是,即使宮津大輔透過藝術品收藏交到了許多藝術家朋友,但他入手藝術品的管道仍以畫廊為主,正因如此,也給了他更多與畫廊主、策展人以及藝術家的多方交流機會,拓展自己的藝術視野同時增進自身的藝術賞析水平。他總謙虛地說,到目前為止,他的藝術收藏非關鑑賞眼光與投資心態,而是與他內心跟藝術品之間的「共鳴」有關。

十年前那位在台北現身的癮行者

台北當代藝術館_癮行者-宮津大輔:一位工薪族的當代藝術收藏展CF

藏而優則展,這句話套用在宮津大輔身上相當受用。2011年,由策展人羅健毓女士從宮津大輔收藏列表中的51組藝術家裡精選出61件作品,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以「癮行者-宮津大輔:一位工薪族的當代藝術收藏展」為題,傳遞宮津大輔慕舊崇新的藝術收藏價值觀。展覽中除了經典的草間彌生畫作與初亮相的奈良美智拉門外,也展出了大量的錄像作品,跨國籍的創作者群,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可見宮津大輔的收藏維度,並非僅僅侷限在特定人物或是創作媒材上,這也積極呼應著「癮行者」這個收藏上癮而力行此道之人的名詞含義。

「一個人的收藏」藝術電影紀錄片前導

2017年,在知名音樂人姚謙所監製的藝術電影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裡,宮津大輔作為被跟拍的收藏家之一,談到其收藏動機是因為平常工作總是要受到很多指令,但收藏藝術不用,藝術使人自由。可見那股對自由的強烈慾望,已將喜愛偏執到成癮程度,驅使他竭力地進行藝術收藏。

十年後那股在高雄發出的境遷信號

2020年,在癮行者離開台灣的十年後,宮津大輔將帶著他的錄像收藏重回台灣舉辦特展,聯手策展人邵雅曼女士在他25年間所收藏近100項的錄像作品中,挑選出八位來自台灣、泰國、新加坡、日本與中國的亞洲藝術家,作為本次展覽主題「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的代表作品。

策展人 邵雅曼 女士
圖片提供:永添藝術

策展人邵雅曼特別提到,與宮津大輔的結識始於2018年12月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的開館上,當時她便心生未來定要合作策展的念想。本次策展概念藉由聚焦錄像藝術,以作品中的時間植入轉化人們觀展視覺認知,而錄像藝術從上世紀60年代興起至今,一開始作為行為藝術的輔助,到後來突破其媒材定位,成為一種動態的藝術表現形式,藝術家透過錄像的時間軸,來醞釀鋪陳自己的創作理念。

這次錄像展品主題從宗教經典、國史、聲像、夢境與文化限制等跨域思想發散,最終回歸到錄像中對空間與時間交錯維度裡的多元聲音進行探討。

《水月》,2017, 單屏道錄像聲光裝置,11‘ 14“ , 蔡佳葳(台北)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如智者見水中月」
圖片提供:永添藝術

« Honey (mi),蜜 », 2003, 單屏道錄像, 9’29’’ , 楊福東(中國)

利用鳥瞰相機的角度和小號旋律樂器激發出張力,表達了一種獨特的世界觀,具有深遠的影響。
圖片提供:永添藝術

《我的母親的花園,My Mother‘s Garden》, 2003, 單屏道錄像彩映, 7’4’’,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泰國)

為迪奧(Dior)時裝屋要求所製作的無聲電影,靈感來自維克多·德·卡斯泰拉納(Victoire de Castellane)的珠寶,看起來像有毒的花朵和食肉植物。
圖片提供:永添藝術

«德黑蘭的黃昏, The Dusk of Tehran» ,2014, 單屏道錄像聲光, 4′ 14”, 陶輝(中國)

相同的故事,放在不同的民族之中, 突顯了差異之餘,也呈現了身處在不同時空的女性對戀愛的渴望。本片強調了香港等大都市,對於反對派對伊朗婦女的文化限制環境的自由態度,發人深省。
圖片提供:永添藝術

真正生活在藝術中的那個男人

從諸多的報導與影評中,我們讀見的是宮津大輔對於購置收藏的堅定意志與異於常人對藝術的那份熱愛。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癮行者與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的境遷信號這兩檔間隔十年的特展裡,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宮津大輔樂於分享藝術收藏的積極態度與參與策展的那份藝術涵養。

宮津大輔

宮津大輔自宅「夢想之屋」”Moment Dream House” 設計者: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Gallery Koyanagi, Photo Courtesy of Tokyo Opera City Art Gallery

奈良美智為宮津大輔「夢想之屋」所繪製的拉門作品 圖片來源

目前的宮津大輔除了收藏家身份之外,也身兼策展人、公部門藝術諮詢委員、大學客座教授、作家與各大藝博會力邀的講座與談者。或許在他的人生哲學裡,生活就該被藝術圍繞著,如同他那與藝術家共創的「夢想之屋」,一座由裡而外以藝術作品打造而成的自用住宅,能實際地生活在藝術中,每日呼吸著藝術的氣味,這應該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終極藝術收藏吧!

這篇文章 把錢花在藝術作品上能讓人生更充裕 ── 宮津大輔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手撕的純粹,Angela Glajcar以白紙構築詩意空間

$
0
0

城市美學新態度

Bluerider AR,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Angela Glajcar雕塑,藝術,紙,詩意,光線,抽象,城市美學新態度

片片紙張看來柔軟,卻有人能見到它堅韌的一面,並讓它在空間裡,綻放出有著無限可能的詩意篇章──這是藝術家Angela Glajcar,一名來自德國的女雕塑家。

Bluerider AR,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Angela Glajcar雕塑,藝術,紙,詩意,光線,抽象,城市美學新態度

從事紙雕塑已逾二十年的Glajcar,原先與多數的雕塑家相同,做的是金屬與木雕。她喜愛為金屬或木材這樣具有重量感的媒材翻轉印象,致力將它們做得輕盈,然而,再怎樣的造型,吊到空中還是顯得沉重,她便想到畫那些雕塑草稿的紙,看似輕柔的材料,攏綑成卷,疊架如籍,卻又能成就龐實量體,這樣的反差感吸引了她。

Bluerider AR,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Angela Glajcar雕塑,藝術,紙,詩意,光線,抽象,城市美學新態度

除此,Glajcar也喜愛紙的純粹。它無須鍛造,不經焊接,得直觀觸碰感受,能隨心手撕成型,也因著喜愛這樣的特質,藝術家僅只使用白色這象徵純粹的顏色。

其實,白也有各式的模樣。月白、米白、奶油白,藝術家隨著場域的獨有氣息,開發嘗試各種質地與磅數的白紙──甚至用上了700g厚磅大紙,整整比一般書籍用紙多了近十倍──,讓純粹得以各種形貌,與空間對話,也與觀者對話。

Bluerider AR,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Angela Glajcar雕塑,藝術,紙,詩意,光線,抽象,城市美學新態度

自喻為「空間的書寫者」的Glajcar認為,作品的完成即在與空間對話的那一刻,於是,她的多數作品都是現地創作。她會先創建3D建模,確認空間尺寸、牆面顏色、作品所在位置及光線等場域條件與作品的關係,觀者即在這些藝術家設想周全的抽象作品前,在不同時間或不同角度中,得到屬於自己的獨特感受與想像。

Bluerider AR,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Angela Glajcar雕塑,藝術,紙,詩意,光線,抽象,城市美學新態度

如這回在Bluerider ART的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Glajcar以土地與孔洞為題,在層疊的白紙上造出內在空間的裂孔,看似冰川,或如山脊,又像隧洞。在大片落地窗灑落的自然光下是一個樣子,而在夜幕低垂的時刻,又是另一場風景。誠然,白色的紙是自在不變的,於是那變幻的,約莫是空間與其相互的喃語,約莫是觀者不歇的心。

Bluerider AR,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Angela Glajcar雕塑,藝術,紙,詩意,光線,抽象,城市美學新態度
Bluerider AR,展覽,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Angela Glajcar雕塑,藝術,紙,詩意,光線,抽象,城市美學新態度

圖片提供/Bluerider ART

買藝術、玩設計、聽課程,成為<瘋設計會員>,美學素養立刻Level Up!

這篇文章 手撕的純粹,Angela Glajcar以白紙構築詩意空間 最早出現於 城市美學新態度kaiak.tw

Viewing all 166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